强降水致梅城内涝频频 专家:建排涝应急通道

13.06.2017  12:43

强降雨后,江南路容易积水。(连志城 摄)

学海路部分路段地势较低,一旦遭遇强降雨便容易积水。(林翔 摄)

  近期,我市接连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梅城不少低洼地方发生内涝,本报“民生一线”栏目不断接到群众反映,短期内出现内涝情况已影响市民出行,希望记者到现场调查。记者实地走访了梅城几处易出现内涝的街区,并就此咨询我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曹闻一意见。

  ●本报记者  罗诚浩

  短时强降雨发生内涝影响市民生活

  6月7日,高考首日,中午暴雨来袭,我市东山中学西校区,短时强降雨导致该校区门口出现大片积水,考生进考场受到影响。周边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雨水大时,能漫到脚踝处,有几年高考都出现过类似情况。”老板称,虽然雨水能够自行退去,但是长久如此还是影响到师生进出和车辆通行。在江南新中路鸿都小学一带,强降雨导致的内涝同样害苦了家长和师生。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表示,雨量大时容易积水,特别是这种天气下雨多半在午后,积水严重影响学生上学。“有时候前面积水严重,大家只能来到后门,而且不少低年级学生都是家长背着进去的。”鸿都小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经常出现积水,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希望政府能够完善排水渠道。

  记者在梅城走访时还了解到,江北梅松路嘉应学院门口、梅州大桥江南段下穿隧道、梅州万达广场门口等路段,均会不同程度发生积水内涝的现象。

      专家

      梅城建排涝应急抢险通道乃当务之急

  近年来,只要下一场量级并不是很大的雨,梅城就会出现内涝,为何会经常出现此情形呢?记者采访了梅州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曹闻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配套的排水设施和排涝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目前内涝已经成为了梅城水灾害的主要形式。”曹闻一说,近年来梅江水位很低的情况下,梅城也频繁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内涝。

  据曹闻一介绍,梅城的内涝是动态的,“比如,江北的内涝有往上转移的趋势,原来多在中医院一带,近年多发生在嘉大老校门口和虹桥头一带。”曹闻一说,这是文化公园内的东湖建了电排站后,使得中医院一带的内涝能够排出,但是嘉应学院一带水渠布局不合理,北门河进东湖的通道没有打通,水排不进东湖,导致那一带发生内涝。与此情况类似,在江南内涝也有向广州大桥一侧万达广场附近蔓延和转移的趋势。

  曹闻一介绍,目前梅城江南的排水系统的大致走向是西向东和北向南,刚好与地形相反,“这样的排水系统决定了梅城江南必然要频频发生内涝。”曹闻一表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西边梅州大桥到嘉应大桥之间选两处合适的地方建“排涝应急抢险通道”,即穿堤自流抢排涵,平常下闸,生活污水不允许在此排出,对梅江水质不造成影响,暴雨需要排涝抢险,梅江水位又不高时打开闸门,这样排除内涝既快又可减少东边的压力。此外,还应在下车坝电排站处加建一自流排水涵,这样友谊宾馆一带的内涝就彻底解决了,内涝向广州大桥一侧万达广场附近蔓延和转移的问题也解决了。

  此外,梅城江北虹桥头一带的内涝有上移的趋势,只要打通北门河通往东湖公园的应急抢险排水道,利用新建的东湖排涝泵站抢排内涝,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了。最后,曹闻一说:“梅城建排涝应急抢险通道乃当务之急,该通道建成了梅城江南和江北的内涝问题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