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制造业PMI降至枯荣线以下

08.01.2016  12:00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经信局了解到,2015年12月我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1,比2015年11月回落5.8个百分点,全年连续8个月在枯荣线以上的情况结束,回落到枯荣线以下,处于近13个月来的最低点。

  记者从数据看到,我市上月制造业PMI比全省的少1.3个百分点。5项权重指数中,生产量、产品订货、库存、雇员、配送时间指数均在枯荣线以下。

  5项权重指数中,生产量指数为48.0,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表明我市制造业企业生产处于收缩态势。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企业收缩减产幅度较大。

  产品订货指数为48.6,57.4,比上月回落8.8个百分点,处于收缩态势。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企业产品订货减少幅度较大。

  库存指数为48.3,比上月回升2.7个百分点,表明本月我市制造业企业原材料库存比上月减少,但减少幅度收窄。原材料库存依旧受机电制造业、建材业等原材料库存下降的影响较大。

  从业人员指数为42.2,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临近春节,我市企业用工继续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6,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表明供应商配送较上月加快。

  11项分指数中,10项处于枯荣线以下,仅产成品库存处于枯荣线以上。

  市经信局有关人士分析,上月我市制造业受春节临近因素影响,不少企业提前放假,我市影响PMI指数走势的两大指数生产量和产品订货,分别比上月回落12和8.8个百分点,直接导致了本月指数的走低。出口订货指数43.5,进口指数39.7,分别比上月回落2.8和7个百分点,进出口形势下滑,特别是进口,今年面临的压力较大。我市雇员指数42.2,处于近13个月的最低值,用工不足直接制约着我市以配套型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增长。

  市经信局有关人士指出, 预计2016年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更大,我们必须有足够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制约瓶颈,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实体经济有良好开局。(凯东  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