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不如“管” 深圳“限电令”有待探索?

03.08.2015  14:33
此次深圳市推行的“限电令”不仅遭到了行业专家的一些反对,国内各电动自行车企业巨头,对此也颇有争议。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和消费大国。相对于汽车而言,电动自行车有具有绿色环保、低耗能、噪音小、成本低等优势。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已通过电动自行车立法,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分类、重量、时速等技术标准以及交通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立法中大都将电动自行车视为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代步工具加以推广。

  然而,在深圳市,电动自行车却没那么“幸运”。

  “矛盾”凸显

  2015年6月27日,深圳市交警局下发公告称自7月1日起,本身车重不超过40公斤、最高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电瓶最大电圧不超过48伏的电动车,凡上路者面临200元的处罚,实行新的“限电令”。

  据新华网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深圳就推行过“禁电”政策,后改“”为“”。自从2012年起,市交警局一年又一年公布一批禁行路段,到今年,新的“限电令”,范围涉及深圳市9区近百个街道,禁行道路有城市快速干道13条、主干道10条、福田区100条、罗湖区77条、南山区84条、盐田区36条、宝安区138条、龙岗区95条、光明新区16条、坪山新区27条、龙华新区68条,全市禁行马路高达664条,占深圳市公路网90%以上。

  华南是我国电动车制造的四大版块之一,据深圳市电动车协会统计,从2004年开始,10年来主要厂家总产销量高达千万辆,另据深圳官方数据称,当前深圳市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400万辆。电动自行车的高速发展,不单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更是广大群众所依赖的生存工具。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2003年实施“禁摩”,2012年4月实施“限电”,“禁摩限电”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的常态化整治工作。尤其是“限电”以来,深圳每年查扣的涉摩涉电车辆达40万辆,各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的扣车场年年爆满,但是路面的违法电单车却始终不见少,非法营运依然跑得欢,大有“野火烧不尽”之势。涉摩涉电车辆乱象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管理的顽疾,而就在近年来的“限电”中,民警频频遇到阻碍执法、暴力抗法,已有803名民警在行动中受伤。

  一边是来自普通百姓出行的强大的刚性需求,一边是来自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严格执法,如何面对矛盾的日益凸显,无疑,这将是对深圳市交管部门一场执法智慧的考量。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