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缠访入县志” 被指责“打压访民”

28.07.2015  14:44
-->

  27日,当陕西旬阳县仍为“缠访者入县志”而忙的不可开交时,该县人民来访接待大厅里,一片平静。四名60岁左右的上访者听到“缠访者入县志”的说法纷纷摇摇头。他们甚至不知道“县志”是什么,一名着装整齐的老者猜测说该是“县委留存的资料”。

  待明白“县志”含义后,这名着装整齐的老者抬高音调说,“都走到这一步了,还怕啥县志?

  这名老者不知道,这几天,“缠访者入县志”的说法已经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

  就在27日上午,旬阳县宣传部副部长陈康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解释,“将无理缠访者写入县志”的表述,“只是一种提法。目前没有出台任何具体细则”。

  一场由“缠访者入县志”引发的争议,就这样“冷热不均”的在旬阳里外发生着。

  一场风波

  “入县志”只是种提法

  “入县志”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旬阳县委书记今年6月23日的一场讲话。该县县委书记提到,“加大典型人物及凡人善举的宣传……同时,每年在全县范围内评出旬阳反面典型”。他随后说,“县志办要将这些正反典型分别汇集成册,记入县志

  县委书记的话到了29日的“中国·旬阳”网上,有了夸大性的表述:“‘青史留名’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域的无上荣誉,但留下的要是‘恶名’,则是把自己和家族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今后,凡是我县重大缠访赴省进京访者也将进入县志‘青史留名’,只不过,留下的是遗臭万年的‘恶名’。”

  重大缠访就能入县志吗?27日下午,旬阳县档案史志局方志股李春坤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还没有收到这方面的要求”。他拿出印有《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册子说,按照规定,“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

  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在2014年3月,《旬阳县志》(1989-2009)才通过省级终审。而这次编纂起步于2008年5月,到2011年6月原则通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初审,2012年11月原则通过安康市志办复审,2013年12月底报省志办终审,期间五易其稿。

  李春坤介绍,入县志不是说只能是正能量的人和事,一些有警示作用的负面案例也可进入,比如历史上有的恶霸就进入过县志。

  但他同时强调,通过上次编修历程可以看到,入县志是一件严肃的事,不是随便一个人一件事就能进入县志,也不是想进入就能进入,在县里通过初审后,还要在市里、省里再审。

  但“缠访者入县志”的传言已经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27日上午,旬阳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康解释说,“‘将无理缠访者写入县志’的表述只是一种提法,目前没有任何具体实施细节。”他说,下一步会吸收网友的意见和建议,依据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合法合规的具体操作细则。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