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出台规范整肃司法委托中介机构

13.02.2015  11:09

  中新网广州2月12日电 (索有为 何娟)广东高院12日披露,该院出台《广东省司法委托中介机构诚信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这意味着司法委托中介机构今后在接受委托时一旦出现不诚信行为,严重的将被除名,失去被委托资格。

  据了解,《细则》所指的司法委托中介机构并非泛指所有司法委托中介机构,而是专门针对自愿申请并经法院核准为司法委托入选机构的各类专业机构。而只有进入法院司法委托名册的中介机构才能接受委托为法庭提供专业意见。而中介机构提供的鉴定意见也为法官办案提供了专业参考。

  然而,实践中,司法委托中介机构在受理委托时却时有发生消极推诿、无故超期、弄虚作假等的不诚信行为以及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影响了甚至干扰了审判的正常进行。据广东高院司法委托管理办公室主任胡跃丰介绍,仅2013年,广东高院对全省法院一次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清理活动中发现,涉及司法委托事项的案件占了相当大比重,尤其是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三年以上的未结案件总数中涉司法委托的竟达56.5%。而《细则》就是为了规范上述行为,整肃中介市场

  作为《细则》附件的《广东省司法委托中介机构不诚信事由及处理标准》,将43类不诚信事由用5、10、20、30、40五个档次的分值量化,一次性扣分或累计扣分达20分,以“警告”处理;一次性扣分或累计扣分达30分,以“暂停委托”处理;一次性扣分或累计扣分达40分,以“除名”处理。累计扣分以自然年度为限。比如,无故拖延完成委托事项,每拖延5个工作日就要被扣5分;无故缺席摇珠1次的,则扣10分;鉴定人擅自与当事人、承办法官接触的,给予警告并扣20分;与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恶意串通的,则直接扣40分并予以除名。

  今后,广东法院官方网站将同步公布处理情况。一旦被“除名”的司法委托中介机构,广东法院系统将不再委托其办理任何司法委托业务。构成违法犯罪的司法委托中介机构,人民法院还将移交给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据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润霖介绍,法院接到有关投诉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处理程序,30个工作日内分“三步”作出调查结论:首先,告知司法委托中介机构被投诉;第二,组织投诉人与司法委托中介机构核实并查明事实;最后,根据查明的事实依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司法委托中介机构接到被投诉通知后,要及时就被投诉事项向委托法院作出解释,拒绝作出解释且已有证据证实其不诚信行为的,将被直接认定为存在不诚信行为。

  此外,《细则》发布之后,广东各级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年度内已办理完毕或正在办理的司法委托事项开展审查,发现司法委托中介机构存在不诚信行为的,可进行处理。陈润霖建议中介机构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则,依法按时完成法院的委托工作,一旦出现不诚信行为将给自身发展带来不利后果。(完)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