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等应邀来我校做学术讲座

26.11.2018  21:01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刘屹岷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包景东教授,应我校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邀请,对我校进行了学术访问,并在中歌艺术学院实验剧场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院长徐建军教授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潘新祥教授、海洋与气象学院副院长徐峰教授、湛江市气象局相关业务人员及我院师生近400人聆听了报告。

潘新祥在报告会上致开幕辞,对三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潘校长介绍了我校办学的基本概况和未来发展规划,阐明了海空、海面、海边、海下、海底“五位一体”的学科发展思路,提及了近期由我校牵头建设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他指出,我校气象教育源远流长,为我国气象事业输送了大批综合型人才,是我国气象事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支撑基地。学校将促进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交叉融合,加强海洋气象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构建完善“3+1+N”大海洋学科体系,全力以赴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

报告会上,吴国雄院士做了题为《热带印度-太平洋海域SST梯度和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报告,他向与会师生介绍了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动力学机制及其爆发过程,并着重说明了ENSO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重要作用。随后,包景东教授做了题为《走近科学怪才教育楷模费恩曼》的报告,通过介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的科学贡献、教育思想、人生故事等,向大家展示了费恩曼独特的思维视角,让听众深刻理解了物理学的初心和大学教育的意义,传播了科学美学和批判性思维。最后,刘屹岷研究员做了题为《江南春雨的形成和变化》的报告,介绍了江南春雨的形成机理和变率。她指出江南春雨的形成受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共同影响,江南春雨的年际变化受热带海洋异常强迫影响,季节内变化则与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密切相关。

本次学术报告会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师生们提问踊跃,与三位专家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吴院士、包教授以及刘研究员的报告开拓了我校师生的科学视野,拓展了科研思路,对今后我校大气、海洋学科的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吴院士一行还走访了校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通过座谈交流,为研究院发展及团队建设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潘新祥校长致辞

吴国雄院士做报告

包景东教授、刘屹岷研究员做报告

师生提问




(新闻主编:陈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