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建言可穿戴技术研发应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

24.04.2015  13:44

  中新网深圳4月23日电(记者 郑小红) 2015可穿戴与医学变革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23日在此间开幕,该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是中国可穿戴计算与普适健康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院士在“院士论穿戴”环节的演讲中表示,可穿戴技术是健康物联网的组成部分,IT技术应用于医学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21世纪IT技术的出路。只有把它和人类健康事业融为一体,路才会越走越宽,才会变成永恒的大产业,并滋生出更大的服务业。

  俞梦孙院士认为,发展可穿戴技术,首先要摆正“目的点”。他说,可穿戴也是一个复杂系统,第一目标不是经济,而要在可穿戴条件下方便调控,增进健康,目标走对了它一定是未来的。

  他说,可穿戴技术要从生理原理上发明与医学需求接轨的新技术,比如血压、生物反馈;从电子技术角度设计低功耗ASIC、新电源等等。

  他还特别强调,不要盲目与国际接轨,应鼓励扶持中国原创,建立自己的标准,同时建立专项基金。他认为,IT技术与未来医学的结合,中国有优势,又与国际在同一起跑线上,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国际领先、领跑。

  中国科学院姚建铨院士在演讲中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但“未富先老”困扰着中国发展。因此他提出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的先进IT技术解决医疗养老服务的问题。

  姚建铨说,基于医疗健康辅助的可穿戴设备通过采集、处理、分析、反馈等流程帮助使用者监控自身健康状况,甚至及时发现潜在病症。但是现在面临各色错综复杂的设备,需要统一的可靠的管理、分析和服务的共享平台,这仍然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突破点。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介绍,该院在可穿戴与低成本健康领域取得诸多成绩,目前已在可穿戴领域建立起近百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研发出新型医学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和运动感知,人体传感器技术及可穿戴与植入式医学芯片等多项核心智能产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