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院士齐聚广州,为大城市防洪排涝出招

15.11.2019  13:25

大洋网讯 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14日~15日在广州举行,包括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城市科学防涝与水资源合理利用支招。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广州东濠涌深层隧道试验段将在今年年底建成运营,而与会专家也认为,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大型城市,建设深隧等大型排水设施和水处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短时强降水越来越多 沿海超大城市面临考验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近年来被公众所熟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气候变化特别顾问、研究员丁一汇在论坛上表示,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中国各大城市短时间的强降雨次数越来越多。丁一汇的研究团队对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近五六十年来的暴雨点数量进行了分析,发现都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与气候变暖的曲线是非常一致。

丁一汇

而且暴雨的增多也与城市化进程加速有关,以上海为例,热岛的中心和暴雨的中心都是徐家汇,这个人口、贸易、商业最繁华的地区。丁一汇说:“由于全球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1小时甚至半小时的大暴雨越来越多,而且集中在傍晚时分的市中心下,毛毛雨反而变少了,这就给城市的防洪排涝带来很大难度。不仅上海是这样,研究显示广州也是这种趋势,来去匆匆,给人们留下的是大洪水。”研究显示,广州的1小时强降雨量从1961年后不断增加,在20世纪60年代是71毫米,到了1975年是77毫米,1983年是98毫米,2010年就超过100毫米。

根据丁一汇团队所做的未来超大城市极端降水的预测,到2100年之前,总体而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区域依然处于暴雨风险区。丁一汇说:“因为我们靠海洋太近,海洋一增温,水汽就过来,城市化又产生热岛效应,马上就集中大降水。这是未来沿海超大城市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缓解热岛效应 减少内涝、污染

强降雨增多,如何解决内涝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大学副校长任南琪给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任南琪解释说,所谓的“海绵城市”应该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重点解决城市涝灾与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饮用水水源、污水、生态用水、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统筹管理、保护与利用,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缓解热岛效应,确保社会水循环能够与自然水循环相互贯通。

任南琪

解决暴雨径流带来的内涝和污染,海绵城市建设措施有“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渗,即自然入渗,涵养地下水;滞,即延缓暴雨峰值出现时间,降低峰值流量;蓄,即为雨水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这三者均为海绵城市的吸纳功能。此外,海绵城市还有资源利用功能:净,即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用,即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率;排,即安全排放,确保干净排入受纳水体。任南琪表示,对于建成区城市易涝点,仅依赖小排水系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建议采取分流制的雨水排放系统,利用自然水体(湖泊)等大排水系统。

大型城市建设大型排水蓄水场所非常必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建云则认为,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防洪、水资源的保障、环境的治理、水生态修复、以及水文化传承和景观设计等。建设海绵城市,吸纳降水,减少暴雨径流是防洪排涝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雨水比较多的地方建立人工湿地,调蓄径流,净化水体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大型城市,地面的排水设施建设代价非常昂贵的情况下,建设深层隧道等大型排水蓄水场所和水处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张建云

张建云说:“广东地区要承担东江大量的洪水,现在都是高度城市化,众多的高楼大厦,深层隧道是一种很必要的选择。同时,我们去法国看的这些深隧工程储水设施,都有很好的净化功能,水资源的再利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瑞威也在论坛上透露,广州根据河道排涝能力,管道上下游过流能力,分析外水入渗、雨污合流的问题,研究并实施了深层隧道和浅层渠箱工程,采取预腾空、调蓄和强排等方式一点一策制定解决方案,解决内涝问题。其中,东濠涌深层隧道试验段今年年底将建成运营,开辟了浅层排水系统和深层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新模式,走出解决大都市内涝和水质保护的新路径。

图/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