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塑不语 脉脉如诉
黄松坚的作品《紫气临门》。
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首席记者 陈帆 摄
《大汉雄风》
《长寿仙翁》
《春满人间》
《龙之尊者》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刘杰)从东莞展览馆前走过,会被建筑物上那大大的“黄松坚师徒陶艺作品展”的横幅所吸引。横幅上最吸引人的则是一个矮小的棕色沉默尊者的图画。那是黄松坚大师的作品《龙之尊者》。2008年原作估价18万元,最后拍出100万元高价。两年之后,这件作品在深圳拍出了336万元高价,也创下了单件石湾公仔的拍卖纪录。如今在东莞展览馆展出的黄松坚作品中,《龙之尊者》赫然在列。除了《龙之尊者》,黄松坚的代表作《春夏秋冬》仕女像、老子像等都有展出。
黄松坚的三位徒弟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何毅青、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李义鹏和佛山市陶瓷艺术大师胡志斌的作品也有参展,师徒四人作品共计140余件。其中李义鹏的人物陶塑别具一格,女陶艺师何毅青的作品更加细腻有趣,年龄最小的胡志斌的作品突破传统,有当代艺术的味道,师徒四人作品各自成一风格。
此展览将展至7月13日。
东莞与石湾窑
成就大师
黄松坚,199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是他第二次到东莞办展览。鲜为人知的是,他因为爱上瓦脊公仔,1956年,只身从东莞来到佛山石湾,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黄松坚1940年出生于东莞企石镇博厦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两三岁时,黄松坚就喜欢玩泥巴,博厦村有一口鱼塘,里面的泥巴很好,他时常用那些泥来做东西。除了玩泥巴,他小时候还喜欢绘画,用瓦片在墙壁上画画。小学毕业后,黄松坚考进东莞石龙中学,仍然喜欢绘画,没人指导,他就照着连环画来画。父亲见他喜欢,干脆把零用钱用来给他买连环画,或者租小人书临摹,直至中学结束,随家迁往佛山。
黄松坚曾对媒体说是东莞启蒙了他对艺术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但真正成就大师还是在佛山石湾窑完成。
石湾窑陶塑历史悠久。佛山石湾附近的河宕遗址曾发现有距今3500多年前的陶塑制品,邻近石湾的澜石汉墓中,出土有素胎和施釉的船、屋、俑、鸡、鸭、猪、牛、羊、狗等陶塑艺术品。这些应该算是“石湾公仔”的老祖宗。
“石湾公仔”真正兴盛还是清代,这缘于清代是石湾瓦脊装饰艺术的全盛时期,瓦脊又称“花脊”,是装饰在屋脊上面及其两头的建筑装饰构件。其实在游览陈家祠、佛山祖庙等建筑时,完全可以留意到瓦脊上的雕塑。当时人物瓦脊十分盛行,出现了大量专门生产瓦脊的工厂。后来,西式建筑兴起,陶塑瓦脊的生产日趋衰落,从事瓦脊塑造的艺人逐渐开始创作单件作品。
人物陶塑
最难刻画神情
“石湾公仔”题材广泛,鸟兽鱼虫、瓦脊壁画、山公盆景无所不包,基本上可以分为人物、动物、器皿、园林陶艺、微塑五类。
其中本次展览的作品以人物为重头戏。也许是脱胎于建筑瓦脊装饰的缘故,“石湾公仔”人物特别喜欢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大胆的夸张手法来突显主题。
大胆夸张并不意味着不重视细节,事实上,这对细节要求更高。黄松坚曾说创作人物陶塑时最难把握的是创作对象的神态,即让公仔说话。如何让“公仔”说话,这就要求创作者技法与素养都非常高。
比如创作老子雕像,仅仅是搜集资料,黄松坚就用了四年的时间,“当时推掉手头其他活,把时间集中起来才做完”。这四年的时间,黄松坚基本用来阅读老子的著作以及相关书籍,还有老子不同神态的图片,包括历史上对老子的各种创作,木雕、石雕、玉雕、灰雕老子,琢磨透了老子把握了老子神情气质之后,黄松坚才游刃有余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老子图。
在本次展览中,大家可以看到黄松坚四年磨一剑的作品,发须、衣褶均向外展开,嘴角肌肉微微向上收缩,不张扬的表情里充满了老子的智慧。这一点到时可以与旁边的屈原像做一个对比,屈原的那张“古铜色”脸里满是焦虑,相比而言老子淡定太多。
关于表情这一点,做得最好的还是《龙之尊者》,这件作品在很多“高大”作品面前显得过于小,仅仅33CM的它显得不起眼。但是如果你肯屈就的话,稍微蹲下身子,以仰望姿态看一下这位尊者的表情,你会大吃一惊,这个矮小的“老爷爷”似乎真的在冲你讲述什么。唯一有点恐怖的是他身边的那条似龙似蛇的动物。
黄松坚此次展览的作品并不少,除了老子像、《龙之尊者》,济公像那挤眼好玩的表情,《春夏秋冬》里仕女像值得一提。他通过仕女的服饰来展现不同的季节,该系列作品曾赢得“神工妙塑”的高度评价,其中的贴塑技巧值得很多人借鉴。所谓贴塑主要是仕女衣服上的花纹,观看时可仔细鉴别。
“石湾公仔”中除了人物,鸟兽鱼虫动物题材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题材,历史上的黄炳创作的猫逼真到能吓耗子,他创造的胎毛技法让后人十分受益。虽然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动物为主题的展品不多,但是老子出关里的牛,还有仙人乘的鹤都可以仔细瞅瞅。
传承拓新
——黄松坚师徒陶艺作品展
时间:2014年6月13日-7月13日
地点:东莞展览馆三楼专题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