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地便溺主人不管 撒欢乱窜惊扰行人

08.08.2014  12:16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养狗成为梅州市民的一种时尚。然而,养狗人群增多,不文明养狗的行为也由此滋生。近日,记者走访了梅城的一些公园、道路、小区发现,狗随地便溺、惊扰行人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城市文明程度,不可小觑。本栏今日起推出关于养狗现象的系列报道,以期引起重视,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李盛华

  遛狗撒尿见惯不怪

  夜幕降临,出来散步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记者在归读公园附近看到,陆陆续续有狗随主人出来溜达,有贵宾犬、卷毛比雄犬等,品种繁多,大小不同。它们有的被主人用狗绳牵着,有的没有拴狗绳,更没有戴犬牌、嘴套等设备。狗迈着欢快的步子,时而跑在主人身前,时而落在主人脚后,一路上嗅嗅停停,欢快的样子让人心生爱意。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几条没有拴狗绳的小狗独自在路上行走,长时间也不见主人牵领。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幕就难以让人接受。一名老人同时牵着两条贵宾犬散步,狗走着走着便在一棵小树旁边停下来。其中一条狗抬起右后腿开始撒尿,老人没有任何反应,停下来站在旁边看着,数秒钟后,狗重新向前行走,走了数百米后继续重复同一个动作。不久,记者又在沿江东路一带看到类似的一幕,一名年轻女子看到自家小狗撒尿便转过身去避开。

  “其实人管不了狗拉尿,这是它们的习性,”一名养狗的市民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只要它们不伤人就好了”。

  脏臭狗粪易成“地雷”

  记者在客家公园看到,草地上不时会出现一堆狗粪,有些较为“新鲜”,有些发白变干,显然是长时间留在草地上无人清理。仅在荷塘一带,记者便看到草地上有近10堆狗粪。如此一来,碧绿的草地让人望而生畏,谁都不知道坐上或躺下去什么时候就不幸“中招”。

  随后,记者又来到江南一些路巷走访。在新闻路,记者在一块沙井盖上看到一堆狗粪,颜色与沙井盖相近,不留心难以分辨。在一个拐角处,一堆狗粪被踏平,上面还留有鞋印,臭味向周围散开。

  这是大部分市民不文明养狗的一个缩影,很多人出来遛狗,由着宠物随地便溺,但很少有人将自己宠物拉下的粪便清理掉,市民戏称这些粪便为“地雷”。市民李女士曾经就不幸踩中,她向记者诉苦:“花圃草地道路到处都是狗粪,又脏又臭,一不小心踩中既尴尬又难清理。”

  家住华侨城状元楼的退休老人林伯对狗随地便溺的行为是“深恶痛绝”。他经常在小区的公共通道上看到一堆堆狗粪,有时被小车碾过,狗粪随着车轮扩散,臭味引来苍蝇,行人都是掩鼻走过。有些狗粪长时间得不到清理,林伯实在看不下去,便主动清理。“这本应该是狗主人做的事,我做‘好事’,反而助长了这种不文明养狗的风气。”

  追咬行人存在隐患

  不文明养狗除了损坏环境和城市形象,还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伤害。

  近日,记者在客家公园看到这一幕:年轻妈妈王女士带着女儿游玩,女儿骑着儿童自行车玩得很开心,边骑边回头看着妈妈笑。突然一条没有拴狗绳的小型宠物狗出现,追着自行车跑,还想跃上去,仿佛要跟小女孩一起玩耍。但小女孩就被乱蹦乱跳的小狗吓哭了,王女士赶紧上前大叫把狗赶走,安慰了一段时间才平静下来。“看到女儿被吓哭很心疼,恨不得踢那狗一脚,但又怕反被咬伤。”王女士想找狗的主人理论,但主人一直没有出现。

  在梅城一些公园,经常有一些狗主动向路人蹭上去撒欢,有些路人会高兴地迎合,但更多人为了安全着想避而远之。“小孩子很容易被狗咬,玩的时候很欢,但狗的脾性很难捉摸,被咬一口就不好了。”市民陈先生表达了不文明养狗对儿童安全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