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发的随水施药技术在新疆获得推广应用

13.07.2015  14:29

  近日,从全国随水施药技术培训班传来消息,由我校徐汉虹教授团队研发的随水施药——膜下滴灌施药技术在新疆自治区已推广应用28.7万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徐汉虹教授一行实地察看试验田块膜下滴灌施药情况

  膜下滴灌施药技术是徐汉虹教授团队继挂包法防治椰心叶甲后的又一随水施药新技术,是导向农药理论的又一应用成果。该技术充分立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膜下滴灌发展现实,巧妙借用现有滴灌设施实现精准的导向施药。课题组对随水施药的农药种类、施药时间、施药方式、药剂分布、药效特点以及残留动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保证了该技术的成功实践应用。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度重视膜下滴灌随水施药技术。2013年,农业部在新疆博乐召开了滴灌施药技术现场评议会。2014年,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陈生斗主任亲临博乐考察,对滴灌施药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11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杨普云处长一行四人到访我校,进一步调研滴灌施药技术。

徐汉虹教授与陈生斗主任一同观摩随水施药技术现场

  为了向全国推广膜下滴灌随水施药技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15年7月6日-8日在新疆自治区博乐市主办了全国随水施药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八省区的学员和新疆自治区县以上的植保站长近200人参加了培训。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生斗、新疆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艾克拜尔·吾甫尔、新疆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副州长马合木提江·巴拉提、新疆自治区植保站站长艾尼瓦尔·木沙、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局局长祁忠远、博乐市委副书记拜合提亚尔等领导出席培训班。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钟天润主持开班仪式,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防治处处长杨普云主持报告会。我校徐汉虹教授做了题为《从导向农药到滴灌施药》的主题培训报告。

  陈生斗主任在培训班结业讲话中指出,膜下滴灌随水施药技术节水、节药,省工、省力、省时,增产、增收、增效,是减量增效、生态环保的施药方式。他强调,国家已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徐汉虹教授及其团队主导的导向农药符合这一战略需求,能够促进节约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代表了农药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我国现有滴灌耕地6000多万亩,随着随水施药技术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膜下滴灌施药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地推广应用。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随水施药技术

 

(文/农学院 曾志刚 图/农学院 曾志刚 杨晓云)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