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危机“风暴眼”:德国,你还好吗?
中新社柏林2月24日电 题:难民危机“风暴眼”:德国,你还好吗?
记者 彭大伟
“德国,你还好吗?”
这句问候语在默克尔女士听来或许略显沉重。
当她2月19日在布鲁塞尔疲惫地面对媒体时,人们耳畔还萦绕着当难民问题尚未演变为“危机”的去年9月,这位德国女总理的豪言壮语:“我们能搞定!”
去年全年,德国创纪录地接纳了超过100万难民,这一数字大大超过欧洲其它任何国家。
“我们能搞定!”从二战废墟中飞速崛起、20世纪90年代克服统一的阵痛并拥抱欧元区、再成为今天欧盟的 经济 火车头,就连2009年欧债危机也未能令德国经济伤筋动骨。而此时此刻这场难民危机,德国却颇有些“四顾心茫然”。
时至今日,欧盟各邻国已相继向难民紧锁大门,成百上千难民却仍不断涌入德国。
为何是德国,而不是别的地方?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最近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话道出了个中原因:“在过去七十年间,欧洲都是自由与价值观的典范。”
凭借“欢迎文化”和良好的社会福利,德国又成为难民在欧洲最情有独钟的目的国。在此,难民不仅无需为自己和家人的食宿付费,每月还可按人领到一笔数百欧元的零花钱,而且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如,在柏林等大城市的火车站内,贴上了用阿拉伯文书写的乘客指南。据报道,卡塞尔的劳动部门日前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劳动市场办公室”,向难民及移民提供培训或职业介绍等服务。这家办公室入口处的标识除了德英双语外,还有阿拉伯文。
首都柏林中心区域Moabit的难民收容点开在了距市政厅仅“几步之遥”的一处空地,可谓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难民办事的难度。
就连难民中的少数群体也没被落下。本周,一处可供120余人居住的难民收容所在柏林市东部Treptow宣布开张。这里成为了德国首家专门为LSBTI(英文LGBTI,泛指非异性恋者)难民开设的收容点。
然而,德国的“善心大发”必须付出代价。
首当其冲的是经济重荷。仅德国联邦政府层面2015年已投入20亿欧元用于负担各州应对难民问题的开支,今年预计将增至61亿欧元。与此同时,大多数难民不掌握德语,一些人使用英语亦存在问题,需要若干年的学习才能投入德国劳动市场。
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2月18日发布了一项针对德国220位经济家的调查,多达40%的受访经济学家表示难民将对德国带来负面影响,仅23%认为其将带来益处。
值得注意的是,难民危机恐对德国民意和政治版图产生深远影响。
在2016年跨年夜,科隆出现严重的性侵事件后,德国内民意分化,极右翼持续活跃。现在,不只是在东部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城市,全德主要城市都时有所谓PEGIDA(爱国欧洲人反对西方伊斯兰化)组织举行活动。
而主张脱离欧元区、恢复边境管制的右翼新兴政党“德国选择党”(AfD)人气见涨。有观察者担忧,AfD在3月举行的地方选举中得利将是大概率事件,随后该党有可能在来年选举中跻身德国议会主要政党行列。
而作为欧洲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德国在此次难民危机中遭到空前孤立,邻国“城门紧闭”,其倡导的难民配额方案甚至在2月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根本未得到讨论。
“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必须为我们在危难中表示出友善而歉疚,那德国就不再是我的国家。”在这场难民危机之初,默克尔曾这样说。随后,就在临近德国国会和政府部门的“伤兵街”,一处电线杆被人贴上了标语:“默克尔,这不是你的国家。”
“我并不反对接收难民,但现在的难民政策肯定出了问题。”在柏林工作的莫里茨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政府应该量力而行。在与普通德国人的交流中,类似看法并不鲜见。
22日,美俄终于敲定,将于本月27日在欧洲难民最主要来源国——叙利亚实现停火。欧洲难民危机“风暴眼”能否拨云见日,3月初举行的欧盟与土耳其特别峰会上,或将浮现更为清晰的答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