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为何梅州“茶”翅难飞?

21.04.2015  18:03

  本地品牌打不出去,本地好茶不为外人知晓。梅州有适宜茶叶种植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何如今却仍然局限在本地,难以融入全国性市场。是什么难题让梅州“”翅难飞?

  品质参差,人才缺乏

  “梅州有好茶,但是好茶的数量还不够多。”研究梅州茶产业40多年的高级农艺师江载宝表示,“梅州茶近年来种植技术在提高,但是在加工工艺上仍然还面临着问题。

  在很多外地茶商看来,“苦涩、过火”的口感一直成为梅州茶最大的诟病。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农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市台商协会创会会长何培才先生就曾对梅州茶提出过这样的意见,他认为,梅州的茶叶加工方式应该多样化。

  梅县华银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方明认为,生产模式的零散化和技术人才的缺乏是梅州茶质量口味难以创新提升的主要缘由。据了解,目前我市茶园总面积约17.07万亩,在这些茶园中,300亩以上茶园有67个,仅占总面积的15-20%左右,而剩余的则还是以农户及小茶园为主,管理、采摘、制作等环节都存在不稳定性。

  品牌散乱,营销乏力

  据统计,我市有9个茶企商标获得“广东省名牌商标”的称号。然而多年来,企业间都是各自为战。“虽然近年来像雁南飞、凯达、西岩山等品牌竞相涌现,但却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合力。”梅州市茶叶协会秘书长黄海英介绍。

  一些试图努力打造品牌的企业仍感“势单力薄”。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富强表示:“企业对宣传是有心无力,品牌打不出去,产品走不出去,梅州的茶叶市场一直延续着轻销售、轻宣传的弱势,被禁锢在本地市场难以突破。”据本地其他一些外销情况及品牌较好的企业透露,公司每年在宣传上的费用高达二、三百万元。在企业方面,也常常面临农业产业“无抵押,无贷款”的困境。

  我市在2013年以政府部门名义申请的地域公共商标“嘉应茗茶”虽则已经有两年时间,但是其影响力仍然有限。记者在我市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多达7成的市民不知道“嘉应茗茶”是什么,其中还有5成以上的市民没有听过该品牌。

  记者从我市财政局农业科获取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4年,我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000万元(每年各25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280万元。这些资金占我市茶产业扶持资金的绝大部分。目前该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种植基地和扶持茶叶龙头企业(龙头合作社)建设。而本地茶企在制茶设施及人才培育、品牌打造与销售等环节的投入则常显不足。

  (本报记者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