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图)

02.09.2014  23:22

  2009年12月25日,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交所创业叔成功上市,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樊军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参加了上市仪式。 (图片由中科电气提供)


  本报记者 徐亚平 徐典波

  从6人抱团创业,到拥有350多名员工,独创20多项电磁行业“核心技术”;从几十平方米板房,到200多亩的现代工业园区;从600万元起家,到如今公司市值超21亿元,净资产近9亿元,是10年前的100多倍;获评“湖南省明星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近100项荣誉。

  10年铸剑,湖南中科电气创造了一个个神话,成为“电磁之都”岳阳最亮的明星。董事长余新感慨:“10年创业,10年风雨,成功不敢说,得失寸心知。

  秋阳高照,岳阳经开区中科电气科技园区,栋栋厂房在绿树芳草间“生长”。“这里曾是不毛之地,如今是快速崛起的中科电气,公司不仅是亚洲最大电磁设备制造企业,也是国内电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在电磁搅拌器(EMS)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科电气董事会秘书黄雄军自豪地勾勒着公司的前世今生。

  2004年初,原岳阳电磁铁厂下岗职工余新、李爱武、邹益南、禹玉存、陶冶和陈辉鳌等6位靠技术吃饭的青年人,怀揣振兴“电磁之都”之梦,筹资600万元,注册了中科电气,开始了创业之路。余新之前经营过一家电磁产品的小厂,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技术总监李爱武和前任总经理邹益南曾赴日本新日铁进修先进电磁冶金技术;其他几位也是原来岗位上出类拔萃的人才。

  其时,国内电磁厂商多如牛毛,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恶性竞争。“必须坚定不移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中科电气人秉承求索精神,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毅然前行。发现传统钢液浇注在铸模中冷却形成钢锭,品质相对较差,遂聚精会神从事工业磁力应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包括钢铁连铸电磁搅拌成套系统(EMS)等。李爱武称:“钢铁连铸电磁搅拌成套系统(EMS)设备,就像是专门医治钢铁的医生,提高钢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他们尊重人才,广揽英才,350多名员工中技术人才占了三分之二。公司将待遇、奖励向科技含量高的重点岗位倾斜。“管理上,公司讲究开放、自由和人性化,能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黄雄军称,“董事会成员永远都在一线。

  他们把钱用在刀刃上,每年科技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近10%,给力技术创新,先后发明方圆坯电磁搅拌装置、板坯电磁搅拌装置,替代了进口产品,逐渐将日本和欧美同类装备挤出中国市场,成为国内龙头。2007年,其板坯EMS发明成功并投放市场,因大幅度提升钢铁品质,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让中科电气底气十足。2009年12月25日,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开中国电磁行业之先河,也是岳阳首家民营上市公司。上市让公司如虎添翼,产品层出不穷,应用于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矿山、码头、工程机械、物流、电力等多个行业,在电磁冶金技术和产品方面领先全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09年,中科电气借成功上市的东风,开始全力攻关。耗时3年,成功研发了“中间包通道式电磁感应加热与精炼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科电气早已成为技术创新造就工业电磁应用领跑者,几乎每年都开发、推广新产品,产品远销加拿大、巴西、东南亚。“目前,公司已拥有20多项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了多项国内和世界第一。”总经理刘毅告诉记者,中科电气在方圆坯连铸EMS成套市场占有率近60%,板坯连铸EMS成套系统市场占有率接近90%。


  近年来,中科电气加大投入,建设漂亮的办公楼、宽大的厂房及员工宿舍、食堂、休闲设施,园区绿化面积达60%,建成了花园式工厂;同时注重发挥党、工组织的作用,把职工权益维护放在重要位置,使全体员工深切感受到和谐的劳动关系,能够“放下包袱上班,带着微笑回家”。工会每年组织员工到全国各地免费旅游,还经常开展球类、棋类等文体活动,使员工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科电气十岁生日到来之际,股东们展望未来,意气风发:通过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加强管理、并购重组等方式,确保公司保持较强的赢利能力,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拓展新领域,勇攀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