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刊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广 ——访《海洋史研究》主编李庆新

31.01.2023  14:51
    高品质的学术期刊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我们就集刊的办刊思路、编辑队伍建设、集刊未来发展道路等话题采访了广东历史学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主编李庆新研究员。    集刊是推动“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感谢李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谈谈我国的集刊建设现状如何?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相比而言,如何评价我国集刊建设的现状和水平?其中的主要成绩和不足是什么?    李庆新:我国的集刊,即通常所谓“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国外出版界似乎没有对应产品,类似出版物大概都是ISSN或ISBN的系列连续书刊,如德国Maritime Asia,East Asian Maritime History,Journal of Asian History,Monumenta Serica(《华裔学志》),法国Archipel(《群岛》),澳大利亚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Studies(《南方华裔研究杂志》)等,主题、内容多集中在某一区域、某一专题、某一学科领域,多为纸质版,也有电子刊。作者来自世界各地,刊载文章呈现多语种、多元化、国际化特点。例如,East Asian Maritime History,Journal of Asian History所刊论文,有德文、英文,也有中文;Monumenta Serica刊载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文章,而不刊发中文等东亚语言论文。一些刊物出现向多功能、综合性学术机构发展的趋势。具有80多年历史的国际汉学名刊Monumenta Serica,鼓励东西方学界的互动与中国学者的参与,对传教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尤其关注,在欧洲与世界汉学中的地位与影响,只有Toung Pao(《通报》)可以媲美。目前,Monumenta Serica既是一份汉学刊物,又是一个出版机构,还是一个藏书丰富、独具特色的汉学图书馆——知名汉学机构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华裔学志研究院”)。这种由单一功能的学术刊物向多功能综合性学术机构发展的趋势,值得中国有理想、有实力的集刊关注和借鉴。   在我国学界,集刊因质量参差不齐及管理体制等原因,在高校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中大多处在“不被承认”“低人一等”的境地,不具备一般期刊所拥有的办刊条件和发展空间,很难与之竞争。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水平集刊的涌现,一批优秀集刊也进入CSSCI等评价体系,情况有所改观。201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动举办首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本刊有幸承办了这次会议。会议从学术研创和出版规范等角度,对学术集刊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在集刊的编撰、出版、评价、推广等方面形成“广州共识”。可以说,这是集刊界的一次集体有意识的华丽转身,推进自身发展更加规范化。此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每年举办一届全国性集刊年会,大力推动了学术集刊的建设繁荣,相信集刊发展的路子也将越走越宽广。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理想中的优秀集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李庆新:现代中外学术史表明,有实力与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学术流派或学术群体,往往拥有一份出色的学术刊物,作为践行理念、展示成果、对外交流的园地,而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往往起到引领学术潮流、推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学术期刊之一类,优秀集刊应该是一份有理念、有思想、有担当、有作为、有恒心的学术刊物,是一块展示前沿成果、引领学术潮流、树立学术标杆、催人奋进的学术园地,是推动学术创新、“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推动海洋史学不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贵刊创办的初衷是什么?与一般的综合性刊物、专业性期刊相比,贵刊作为集刊的办刊定位和显著优势是什么?    李庆新:2009年,我们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部支持下,以历史研究所为班底,创建了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并主办《海洋史研究》。本所长期以来有涉海研究传统,在经济史、广东史、港澳史、南海史乃至海上丝绸之路史等领域有诸多研究成果。同时,国家大力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事业。海洋史学逐步成为国际学术的潮流之一。创办《海洋史研究》的初衷,主要是因应国家发展需要,继承推进我所传统优长学科发展与学术创新,将本刊办成海洋史中心同仁共同耕耘的精神家园,与国内外学界同行交流学术、互鉴共建的开放式学术平台,推动我国海洋史学发展。   对于集刊而言,研究机构支撑与专业研究人才优势,可以在编辑工作中转化为集刊优势,对提高集刊质量和水平有重要作用。例如,《海洋史研究》编辑团队目前有10多位年轻人,专业基础扎实,进取心强,尤其在掌握外语、对外学术交流与对话上能力较强。这种以科研机构为支撑、集科研—编辑于一身、研究与编辑相结合的集智机制,人多力量大,是最大的优势。同时,本刊先后邀请2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为顾问、编委、研究员,还有多位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青年学者为特邀编辑,他们既是本刊组织策划的参与者,也是作者,是凝聚、联络海内外同行的纽带。   《中国社会科学报》:集刊对于编辑队伍的素质有什么独特要求吗?这种要求与一般综合性期刊、专业性期刊的编辑队伍相比有何异同?    李庆新:按我的理解,作为学刊编辑,无论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专业性期刊还是集刊,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各类学刊都追求高品位学术境界,发表高水平学术作品,办出高水平的刊物,编辑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专业知识、业务素养和编辑技能。如果说有区别的话,综合性刊物以综合见长,集刊则以专精取胜,编辑人员业务要求可能更加专精,主持其事者往往是专业造诣高深、有声望的专家学者或学术带头人。   以本刊编辑团队言之,参与编辑者首先是科研人员,科研—编辑集于一身。科研人员“双肩挑”,自然是增添了额外工作压力,好处是可在编辑工作中接触更多新知识、新观点,开阔视野,增广学识,养成严谨认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起到编研相长、互相促进的作用。    集刊最忌平庸趋俗    《中国社会科学报》:贵刊遵循怎样的办刊思路和策划理念?编辑部的办刊思路和策划理念是通过什么形式得以实现的?    李庆新:《海洋史研究》作为地方历史研究机构主办的集刊,既要为本部门学术发展需要服务,又要志存高远,在海洋史学发展中有所作为,需要坚持专业本位,学术前沿,包容发展,突出特色,引领潮流。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是内外结合,开拓稿源,保证质量。发挥中心团队的主体力量与编委、顾问的作用与影响力,凝聚海内外同行,获得切合本刊主旨方向、学术质量有保障、水平较高的学术成果。刊用文章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不问作者资历职称,不限文章字数。佳作不限篇幅,达到三四万字,超过五万字长文为数不少,博士、硕士研究生佳作更不鲜见。   二是精心策划,主动出击,在特色上下功夫。《海洋史研究》立足我国海疆,聚焦南海、东亚海域,面向南太平洋、印度洋乃至全球海域,除接受一般投稿外,还采取预约稿件、专题组稿、翻译外稿等形式,打造相对稳定的特色专题板块,展示前沿学术动态,倡导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发挥学术引领的作用。本刊常设的特色板块,如海洋人群与海洋空间、海洋区域与国别、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考古、海域宗教与文化科技等;近年还组织刊发了越南—占婆史、英国海洋史等专题;新近推出“印度洋史专辑”,为国内首次出版的印度洋史著作,还将陆续推出“大西洋史专辑”“太平洋史专辑”“东亚海域物质与文化交流专辑”,颇受海内外学界关注和好评。   三是立足中国,全球视野,推进对外学术交流。本刊刊发文章以中文为主(包括中译外稿),兼及部分英文、日文文稿。本刊作者除国内作者外,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者,体现了《海洋史研究》立足本国的基本取向及其国际影响力。十多年来,本刊与研究中心通过“史学前沿论坛”“海洋广东论坛”等平台,扩大了我国海洋史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四是重视青年学人培养,打造青年“专属”的交流平台。2018年以来,研究中心、本刊青年科研人员自主策划“海洋史研究青年论坛”,面向国内外(近年因疫情仅限国内),规模控制在15人左右,邀请知名学者参与点评,结合濒海或海岛地区考察与讲习,打造小型精致的海洋史青年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每年一届,2022年已经是第5届了。本刊还为青年开辟专辑,已出版第14辑。统计数据显示,本刊作者中青年占比越来越大,在已刊的350余篇论文中(截至2022年9月),副高以下职称青年作者,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文章,约占总刊文量的三分之一;2017—2019年,青年作者文章在总刊文量中占近一半,2020—2021年占四分之三。很显然,青年学人已成为海洋史学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推动高品质学术集刊建设,您有怎样的期待和设想?    李庆新:集刊欲在学术期刊之林中占有一席地位,并发挥应有作用,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专业优长,把专业优长做特做强做大,引领学术,为学术发展多作贡献。集刊不惧“曲高和寡”而最忌平庸趋俗,集刊人应用心凝聚学术同道之智慧,不断贡献有价值的精湛成果与思想智慧。《海洋史研究》一开始就得到很多关注,2011年,刘苏里先生在点评年度热门学术思想类图书时,就期许《海洋史研究》“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海洋史研究的新起点”。   当前集刊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应该创造合适条件,理顺完善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提供资源支持,使集刊在上档次、影响力等方面获得更大的空间,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掌握学术话语权和规模效应的名刊集群或优秀集刊方阵。集刊本身也须加强自律,提质保量,加强编辑出版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集刊在规范轨道上向专业高端发展。2019年,《海洋史研究》首批编委、德国慕尼黑大学首席汉学教授普塔克说:“《海洋史研究》是一份重要的期刊,在广东、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良好的声誉。”他勉励本刊坚持办下去,“正如要一直在甲级联赛踢球并不容易一样,要在几十年内保持出色的业绩水平,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海洋史研究〉:对其过去与将来的一些看法》,《海洋史研究》第15辑,2020年)作为主编,本人一直将《海洋史研究》视为学术事业的一部分,有信心、有恒心,与志同道合的团队和学界同仁一道,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将刊物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