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增长乏力问题不在电商而在自身
一周评论
增长乏力、经营不景气,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实体零售业就与这些词语沾上了边。东莞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同比有所上升,但呈现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而具体到零售业,各企业反馈的数据同样显示增长乏力。
有声音甚至认为,实体零售在今后将不复存在。零售业真的会持续走向没落吗?我看未必。实体零售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电商平台的竞争,而在于企业本身的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早在几年前,身边不少朋友就称,在自己还以为开网店是比较“潮”的事情时,突然间发现,远在老家的老爸老妈都已经开始在网上购物了,邻居家的阿姨天天上网淘生活必需品。反而自己却像个“土老冒”。
同样道理,网购这种新的购物方式开始颠覆传统购物模式,东莞不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其实早已变化,而许多传统零售人士还未反应过来,或许已经感受到冲击但却未想到还击之道,传统的营销活动仍在继续。
当然,我们也不用悲观,可以看到的是,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东莞零售业逐渐有了自己的应对之道。
先来看看近期几件零售业“大事”。东莞苏宁日前称,在8月份除了折扣力度外,全面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在服务上将进行一系列升级,其中包括“一日三送”、代扔垃圾、包装盒回收等特色服务。而这一服务创新,在东莞零售业界堪称首次,让消费者颇为惊讶。
同样让业界颇为关注的是在上月末,入莞16年时间的家乐福投资上千万元将东城店全面改造,在品类及经营模式上做了变革。无独有偶,东莞嘉荣SPAR今年也罕见地花重金全面重装华南MALL店,沃尔玛方面也称今年花5.8亿改造旧店。这类改造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东莞超市业此前一向只开新店,却几乎未有改造旧店的行为。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看似并无关联性,其实细细品味会发现,零售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在消费体验上下功夫。比如苏宁就是在服务上下功夫,超市的大规模改造,是在硬件、指引系统人性化等方面改造,而这一系列动作最终目的就是增加顾客购物体验,打造与电商不一样的购物感受。
电商及租金上涨的多重压力,导致整个零售业经营乏力。在这种环境下,对于早已步入微利甚至负利时代的零售企业来说,再打价格战显然已不是明智之举。从东莞各大零售商家的动作来看,深化体验式服务已成为业界共识。在零售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只能在服务细节上求变。
不过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虽然实体零售企业不断求变,各种营销新招不断,但增长速度并不理想,想要反转战局,还得制造出更多的“潮玩法”,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