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活雷锋”忆半世纪学雷锋:方式在变精神永恒

08.03.2016  10:09

    新华社太原3月5日专电(记者王学涛)自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之久。然而,雷锋精神却从未远离。每一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学雷锋”的独特记忆。

    与雷锋同时代的太原市民马金明身上就镌刻着时代烙印。老马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年代街上、学校、商店、工厂都贴着雷锋的肖像海报,房顶的大喇叭里也在不停地广播。

    75岁的马金明回忆说,当时他从居委会的报纸上如饥似渴地了解雷锋的事迹,后来招工时,别人选择进工厂、进机关,他却选择到饭店做服务员,端盘子、烧锅炉、当保管员。退休后,马金明做起了义务交通疏导员,一年300多天,无论寒冬酷暑、节庆假日,在太原五一广场的车流人流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我一辈子就学他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践行雷锋精神,人与人之间才有温度,社会才团结友善。”马金明说。

    虽然物质条件仍不富足,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运城市民梁香草精神生活却很富有。她回忆说小学放学时,同学们排队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后来19岁到林场参加工作,她学习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衣服、袜子上全是补丁。

    退休后,梁香草将26万元退休金用于帮扶数千位孤寡老人。她一人“孝众亲”的真诚引发600人爱心接力,大家行走村野乡间帮扶最困难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在我心里扎根了,它激励人向善向上!我帮助老人们,不仅体会到了用金钱买不回来的快乐,更为了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梁香草说。

    跟他们相比,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常勇主要是从电影上了解雷锋事迹。他回忆说,当时学校组织观看了《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等电影,再加上自己后来当兵,雷锋的光辉形象就印在了脑海。

    如今,常勇虽然生活贫困,但捡到35万元现金仍然一路追赶归还失主。平时自己节衣缩食做好事,定期去帮助孤寡老人、孤儿院儿童,向社会传递崇德向善的力量。

    “雷锋精神永远不过时,我们不就活在一种精神之下么!现在我们做公益活动,好多家长都领着孩子来,就是想感染我们的下一代。”常勇说。

    随着社会发展,身处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速转型期的“90后”“00后”们对雷锋的形象已不是那么鲜明,但他们也在生活中寻找着学习榜样。

    太原理工大学“90后”王伟刚从社区做公益活动回来。身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太原理工大学螺丝钉之家”的家长,王伟已经累计参加了60余次公益活动,修车、义务家教、募捐等。

    “我主要是从‘现代雷锋’郭明义的事迹上受到了触动,而从事公益活动后才真正对雷锋精神有了深刻体会。”王伟说,公益活动锻炼了自己,以前对别人的事很冷淡,后来觉得是白白付出,最后实现了自我提升。

    “雷锋精神非常有必要,它能让年轻人有做好事的意识!现在生活好了,不用再受苦,但一件件小事都能体现雷锋精神。”王伟说。

    今年是雷锋逝世54周年。54年前,这名普通的士兵因公殉职。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希望的田野上,千千万万“雷锋”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