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生前女性好友:曾在门外站半个小时安慰我

28.01.2015  18:47

  雷锋天安门照片

  易秀珍(前右)与当年的工友在一起

  吴志菲

  雷锋牺牲后,易秀珍从不在媒体面前出现。整整一上午的专访期间,老人时而喜上眉梢,时而伤感过往的岁月,时而不失羞涩而忘情,时而掩面而泣……我们依稀可见雷锋在青春年少阶段曾经朦胧的爱情和曾经躁动的青春。

   渐渐地,一个更真实、立体及丰满的雷锋从历史远处走来。雷锋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今,许多雷锋的知情人一直回避雷锋隐秘心动的恋情。笔者企盼 以真实的情节、真实的故事,真实地展示雷锋从平凡走向伟岸的人生,他从平凡做起,活出了一份有色彩的人生;他从平凡起步,品味到了人生的至美。

  雷锋的友情 细粮、陪伴与年夜饭

   这年11月15日,几经辗转,雷锋、易秀珍一行来到了目的地鞍山钢铁公司。也许是与开车有缘,虽然雷锋是奔着炼钢来东北的,没承想到了鞍钢,雷 锋被分配到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驾驶员。此前,他在湖南开过拖拉机。如今,拖拉机换成推土机,机器虽然“升级”了,自己也有技术底子,但雷锋还是老大 不愿意:开推土机和炼钢有什么关系?

  “拿咱们洗煤车间来说,如果每天不把大量的煤炼成焦,炼铁厂能炼出铁来吗?如果不把炼焦时生产的煤气输送到炼钢厂去,又怎么能炼出钢来?”车间主任的一席话点醒了雷锋。这不跟螺丝钉和大机器的关系一个道理吗?

  于是,雷锋暗下决心,要在鞍钢这架大机器上当好一颗螺丝钉。正是鞍钢这架大机器的历练,培养了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态度与“像螺丝钉一样,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的职业精神。

   “从报到那天起,我们就在一起工作,一直到他当兵入伍才分开。我被分配到三炼焦车间学做调火工。我们同住在化工总厂的同一幢宿舍,他住207房 间,我们女同志住三楼,我住在307房间;并同在一个食堂吃饭,有时上下班一同走,业余时间也经常在一起玩。当时,我因为刚离开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走这 么远,所以总是想家,不安心工作。除了组织上的关怀和帮助,雷锋总像亲哥哥一样,用他那饱满的热情开导我、安慰我。他每当见到我愁眉不展想家的时候,不是 找我出去玩,就是拿些书来给我看。”易秀珍说,当时她刚来鞍山也没有亲戚朋友,雷锋非常热情,像哥哥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给予她很多照顾。“当时我吃不惯 鞍山的高粱米饭、玉米窝窝头。每月一个人只有4斤细粮,雷锋常常把他那份省下来给我。我不许他这样做,可他说:‘我吃什么都行,等你慢慢习惯了,我就不给 你送了。’他对别人的照顾不是作秀,更不图什么,他把工友都当做兄弟姐妹。

  让易秀珍最难忘的是1959年的春节。“年三十我是长白 班,从早8点工作到下午5点;雷锋是中班,下午4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下班后,宿舍里没有几 个人,大部分老工人都回家过春节了,只剩下几个南方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平时下班回到宿舍洗洗衣服、看看书,有时也出去玩一 玩,可年三十回到宿舍,心情却大不一样,太想家啦。我的眼泪掉下来了,什么也不想做,饭也不想吃,我只好睡觉,一睡就到了初一也不想起来,两只眼睛哭得又 红又肿。一大早,知道我没有起来的雷锋就来到我住的房间门口,喊道:‘小易!快起来,我们一起去食堂买点好吃的。’我一听到他喊我,哭得更伤心。他劝我, 安慰我:‘你这样哭,又不吃饭,会生病的。过完年你怎么能上班,如果你不起来吃饭,我就一直站在这里。’

  这次,雷锋在门外 足足站了半个小时。最终,他以言行感动了易秀珍。易秀珍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说:“当时,我看见雷锋就像见到了亲人,眼泪又止 不住掉下来。他看我这样子,就自己跑到食堂买些好吃的拿到屋里,我们一起吃。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替别人想得多,以帮助别人为自己最大的快 乐。”从此,他们结下了深厚而真挚的友情。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