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锡畴:不想做商人 要做一名企业家

20.06.2014  10:37

  霍锡畴。

  霍锡畴:不想做商人 要做一名企业家

  留英归来,他为企业注入崭新思维,带领福华集团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

   东莞时间网讯 一提到转型升级,30岁不到的霍锡畴当即表示,广东福华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福华集团”)“早就开始做了”。

  这位80后总经理,从英国留学归来后,让建筑起家的福华集团逐渐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大家熟知的福华健康管理中心就是其中一例。

  “企二代”偷师学艺,曲线回归

  和很多企业“二代”一样,霍锡畴也有国外求学经历。回国后的他,并没有急于进入自己的公司,而是选择到无锡一家台湾上市公司“偷师”。“去那里主要是了解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台湾企业的管理非常规范,员工待遇也很好。”霍锡畴说。“偷艺”七个月后,他才来到家族企业,并出人意料地选择到建筑队,从一名基层员工做起。

  “我家一直是搞建筑的,要接受家族企业,我至少要知道这个楼是怎么盖起来的,需要什么手续,要了解整个施工现场的运作。其实,盖房子并不简单。”霍锡畴说,尽管是“集团公子”,但他并没有当自己是办公室领导,而是不断在基层学习。

  “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霍锡畴用这样一句话,总结基层锻炼的感受。一年后,他才回到房地产公司工作。为了尽快成长,继承管理好家族企业,工作之余,霍锡畴还经常参加培训班学习。

  “参加省市的青年企业家协会,通过这些平台,我认识了很多朋友。”霍锡畴透露,目前很多的合作伙伴,都是通过这些平台认识的。

  2011年,霍锡畴开始全面掌管公司事务。“有事情也会跟父亲商量,一些重大事情还是需要父亲拍板,他基本上都支持我。”霍锡畴说。

  不安于现状,进行多元化探索

  “我们这一代人比较幸运,出生在幸福年代,吃苦较少,所以我们很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但是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敢于创新,要不断往前走。”霍锡畴说。

  2011年11月,位于鼎峰卡布斯国际广场3-4楼的东莞市福华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开业,首期投资额为4000万元,未来三年内将陆续投入1.5亿元,完善对客户健康管理服务,建设养老中心。这让所有熟悉福华集团的朋友感到疑惑:以建筑业务为主,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企业,怎么搞起健康产业了?

  实际上,这个项目的运作也代表新一代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开始走多元化道路的探索。

  “房地产可能开发完之后项目就结束了,但是健康管理是长远发展的事业。”霍锡畴说,他看准未来,健康产业将会发展壮大。

  为了筹建健康管理中心,霍锡畴花费近四年时间去筹备,为了取经,他几乎看遍中国所有的体检中心。

  霍锡畴透露,目前,福华健康管理中心发展比较成熟,今年已开始盈利,正在申报上市。

  “健康管理中心发展很成熟,它的模式很容易复制。”霍锡畴计划在周边城市甚至跨省发展自己的连锁店,而自己正在寻找恰当的时机将它发展壮大。

  “我不想做一个商人,我要做一名企业家。”采访结束时,霍锡畴这样表示。

  人物对话

  “现在很多东西还不完善, 转型升级不能一刀切”

  东莞时报:在创业的路上,你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又是如何渡过难关的?

  霍锡畴:我们集团今天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和父辈当年面对的不一样,当年成功的一套人员与体制,正面临来自市场的巨大冲击。在集团改革大局面前,我要考虑如何改革创新,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如何让制度成为识别人才、激励创新是我现在面临的难题。其中,最难的还是人才。东莞很难招聘到我们需要的人才,平台低,我们有很多想法都找不到好的团队来对接。目前集团很大部分优秀人才只能靠内部培养。

  东莞时报:目前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为促进创业创新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你认为什么样的政策才能真正促进企业有效、快速发展?

  霍锡畴:美国创新和硅谷的发展最离不开的不是政府,不是政府的政策,而是民间资本,VC和PE。我认为,国家应该通过优化创投资本的政策来鼓励创新,而不是直接把手作用于市场。但同时,政府亦应在简化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创新,制定公平的市场规则,鼓励创业。

  东莞时报:当前各个行业都在热衷转型升级,你怎么看待转型升级?

  霍锡畴:从中国的宏观经济而言,转型升级是一张非常好的牌,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但目前阶段,我不赞成一刀切的转型升级。

  我之前谈到的,中国还是一个新兴国家,我们最大的优势仍在廉价的劳动力,在我们职业化的产业工人没有出现,在我们高校高新科技转化未完善,在我们市场体制建设未完成,在我们诚信制度未建立等条件下,转型升级应针对特定的行业而非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