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反恐处突一线干警掠影

27.03.2018  20:43

 

警务站民警和巡防队员正在演练报警拉动的战术队形和人员安排。类似的拉动演练每天都要进行多次,不分早晚。本报记者崔萌文并摄通讯员常棚

 

王李鑫,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六道湾派出所警长,他的警区下辖着四个警务站。新疆,因为反恐维稳的需要,有着全国密集度最高的警务站,以达到快速出警快速抵达的目的。在乌鲁木齐,一线民警被要求接到报警后一分钟之内抵达现场进行处置,因为高密度警务站的存在,这个时间甚至更快。王李鑫管理的警务站地处乌鲁木齐夜生活最繁华的地区,酒吧、餐厅林立,入夜,游人如织。这样的区域,让警方倍感压力。

每天,各种形式的应急处突演练在这里不分昼夜随时上演,十户联保制度有效的补充了警力上的欠缺。当警报拉响时,报警地点附近至少十家商户的指定人员必须立即持警械进入预定位置,配合警方行动。

陈小龙,水磨沟区123号警务站副站长,也在王李鑫管辖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年轻的事业编警察。对恐怖活动的零容忍,让新疆正式民警压力大增,为缓解这种压力,彊内各地区开始大规模征召事业编制的警务人员以补充战斗力。他们大多是青壮年或有着部队经历的退役军人,头脑灵活并且吃苦耐劳,已经成为反恐斗争中的主力军之一。

警务站的生活单调枯燥,每天组织辖区拉动演练、巡逻执勤、接警处置、视频监控,每个民警和巡防队员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灯红酒绿的生活和这些年轻人再无关系,按时上下班成了奢望,假期更是成了一个梦,一些巡防队员因为这些,选择了离开。但是,仍然有许许多多像王李鑫、陈小龙这样基层干警,因为对公安事业的热爱,继续奋斗在新疆维稳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