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来了》为何受关注?

25.08.2014  12:27

  ●环保宣教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要紧扣社会热点,不断回应群众关切。只有早说,敢说,会说,才能凝聚共识,促使社会各界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接连不断的灰霾,催生了环保小说《霾来了》。作者所在地方媒体的官方微博6月份开始介绍这部小说,截至8月中旬,网友点击超过200万人次,留言评论超2000条。

  “我是一个普通人,以前认为环保太大,与我无关,《霾来了》让我反思自己,改变自身。

  “这是环保法规宣传的一种有益探索,再好的法规也得想招让公众了解才能执行。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让人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

  “看书不是目的,关键是大家看完后,真正为治理雾霾做出贡献。

  网友的这些留言,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这几年,能够吸引读者的小说并不多,这部小说为何受关注?作者说吸引读者的不是小说本身,而是“霾来了”这个话题。实际上,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故事则是现实的真切反映。作者是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他把基层环保人与污染斗争的酸甜苦辣写进了小说,同时展现了社会各界对环保的不解、误解、认同等多样世态,这些内容同样吸引读者。

  在环保系统内部,许多人把《霾来了》看作环保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霾为什么来了?综合看是发展方式粗放,是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没把环保当回事,归根到底是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到位、有偏差。环境保护虽然早已成为基本国策,但时至今日社会上还有诸多的不理解。

  有些官员不理解,认为环保专门与发展作对,发展要求踩油门,环保却要踩刹车;有些企业主不理解,认为自己搞生产满足社会需要,履行纳税义务,环保局却让投资治污,是跟企业过不去;一些群众也不理解,认为国人过上居有房、出有车、食有肉的日子没几年,环保却要求大家少开车、限行、节约水电油气等等,是在拉低生活质量。

  纠正认识上的缺位、偏差,只能靠持之以恒、苦口婆心的宣传教育。从网友留言可以看出,《霾来了》这部环保小说,在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法规、纠正错误观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抓住《霾来了》受关注的契机,在8月份开展了新环保法宣传月活动。

  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环保宣教要紧扣社会热点,不断回应群众关切。霾来了是社会热点,结合基层实际解读热点,是当前环保宣教的重点。

  其次,环保宣教要不断创新形式、创新表达。原来以为读者不爱看长篇文字了,可20多万字的《霾来了》居然有人买,有人看。读者读不完全部文字也没关系,即使读一部分,也会有所收获。照此思路,小品、微电影、微博、微信等等,都可成为环保宣教的载体。

  第三,环保人自己要拿起笔来写环保、说环保。在群众眼中,环保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大气,很有权,很威风,其实环保执法局限多,困扰多,难处多。党委、政府给环保部门压任务,但到了执行层面,触及谁的利益,谁也不情愿,要么硬顶,要么软拖。把这些苦衷说出来很有必要。当然,环保人说环保,不能单纯倒苦水,而要通过入情入理的叙述,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顾及眼前和局部利益多,考虑长远和全局利益少,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环保宣教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只有早说,敢说,会说,才能凝聚共识,促使社会各界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