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在“火红青春献民政”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29.04.2015  02:08

刘    洪

(2015年4月27日)

同志们:

  前几天,在厅直属机关党委的部署下,厅团委具体组织,厅机关35周岁以下青年干部和厅直属单位部分青年代表开展了“走基层、接地气、连民心”为主题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组织得很好、开展得很圆满,很有意义。

  刚才,大家围绕“火红青春献民政”这一主题,谈理想、谈民政、谈人生、谈感悟、谈体会,畅所欲言。这次活动我看到大家这种激情昂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非常高兴、倍感欣慰,感到我们民政事业大有希望!这次活动既是庆“五四”青年节的一次有益活动,也是我厅青年干部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践行“三严三实”实践活动的生动体验,体现了我厅青年干部的时代风采和可贵品质。习近平同志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觉得,青年是人一生最宝贵的阶段,有活力,有创造性,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体力充沛,但青春短暂,稍纵即逝,要好好把握,不要虚度年华。目前,我们厅机关共有40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干部,直属单位青年干部数量更多,整体来说青年干部约占全厅干部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今天,借此机会,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跟大家做个交流,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善于学习,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当今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多。还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本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知识素质,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没办法赢得主动、赢得未来。那么如何加强学习呢,我认为,一要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青年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积少成多、不断学习。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会在学习上走出迷茫、渐入佳境、领悟真谛,收获更多的惊喜。但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年轻人对学习不仅没有兴趣,甚至讨厌学习,手不粘书,很少阅读,组织集中学习也找理由和借口不参加,到了会场也无心学习,不是闭目养神打瞌睡,就是用手机聊天看微信,好像学习与已无关,我觉得青年人应该既要重视外在美,更要重视内在美,而学习是内在美的最好“美容”途径,青年人是学习的黄金时代,应该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加强。二要学思统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绝不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而要注重消化吸收、善于思考、学有所悟。善于带着思考来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带着问题学习、结合民政工作学习,在思考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规律的把握,从而不断提升思维层次,提高思想水平,真正使书本知识转化成个人学识,把前人智慧转化为个人素质。三要学用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中的“空对空”。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大家都要引以为戒。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主要的学习。我们青年干部一定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向群众学,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要夸夸其谈。我们青年干部要勇于实践、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增长见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才、学、识三者兼而有之。

  二、认真工作,充满激情,开拓创新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是严肃、严格地按照客观事物的固有性质和规律进行学习、工作的科学态度和优秀品格。认真的工作作风,是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实践总结出来的取得事业成功的宝贵经验,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激情是一种积极心态,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才能敢闯敢干、勇于创新,才能朝气蓬勃、士气昂扬,才能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在工作中迸发出惊人的正能量。一要认真工作。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既然选择了民政事业,就要把它做好。民政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老百姓解愁”,是崇高的职业。我们把民政工作浓缩为三句话:服务最可爱的人,服务最可怜的人,服务社会精英。最可爱的人很好理解,就是优抚对象;最可怜的人更好理解,就是五保、低保、孤老、孤残、流浪乞讨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社会精英大家可能有点难理解,我们的社会组织大多是社会的精英组成的,总之,我们的事业就是做好事。我觉得,既然我们选择了民政工作,就要努力做好它。“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希望大家凡事既要从大局着眼,又要从细微入手,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切忌心浮气躁。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只要我们尽职尽责谋事,尽心尽力干事,尽善尽美成事,就能在平凡工作中取得不平凡的业绩。二要开拓创新。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做好工作的动力源泉。民政工作向来重程序、守规矩、讲规范,但并不意味着就只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创新激情融入到民政工作之中,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思路开创新局面,以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升民政工作改革创新水平。深化民政改革任务繁重,大家要围绕十八大“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要求,结合落实省改革专项小组提出的改革举措,以加强民政法治建设为统揽,以深化民政改革为动力,不断探索、总结、提炼,把成熟的民生政策制度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重点落实好厅党组今年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深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快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服务国防军队建设、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纵深发展、提升专职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第二次地名普查等九项重点工作,希望大家结合民政工作的改革创新,开动脑筋,积极参加。三要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就是把臻于完美、达到极致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工作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力求尽善尽美、不留遗憾。大家可能看过《乔布斯传》和《苹果的哲学》这两本书。乔布斯有句名言:“这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风靡全球的“苹果”神话,就是他矢志不渝追求完美而创造的结果。民政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要干好,干不好可能就会摊上大事,更应该追求完美、不留遗憾。我们要坚决摒弃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观念,树立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思想,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不断超越自我,力争尽善尽美。

  三、积极向上,斗志旺盛,主动作为

  我们要做好工作,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成功学里有一个公式,成功=目标+行动+坚持+积极的态度。始终如一的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必须品质。一要有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你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心态使人沮丧、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抱怨,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对年轻干部而言,只有积极向上,才能有追求,才会有理想,才富有激情。只有积极向上,才能激活其他一切优秀品质的优秀元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惠及民生,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事业和民政工作,民生事业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摆在我们民政工作者面前,是我们青年干部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青年干部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二要保持旺盛的斗志。饱满的政治热情、旺盛的革命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是干好工作的动力。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就是要树立“事业第一,奉献为本”的思想,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寝食不安,夜以继日”的精神,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立足本职,埋头苦干,随时准备迎接来自各领域的挑战;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奋斗的激情,以“积细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的毅力,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天、每一项的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一心一意,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事业上。三要主动作为。“服务群众工作无小事”,无论是传达贯彻落实重大工作精神的大事,还是接个电话、回个问话、调个纠纷等等琐事,都要做到认真负责,主动作为。做到大事面前不含糊,小事面前不放松,确保不误事、办好事;工作中只会说不会干、只挥手不动手,就没有成效可言,唯有付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动,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才能在实干中求得发展。目前,我们的个别年青干部中存在着对民政工作心态不够积极、斗志不够旺盛、作为不够主动,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有个别青年干部对领导布署的工作任务挑三拣四,提条件、讲价钱;对稍微复杂艰巨点的工作怕苦怕累,推三阻四,逃避躲让,希望有这种现象和心理的同志能对号入座,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四、心态平和,淡泊明志,厚积薄发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有良好的心态,才会有愉悦的心情,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一是要淡泊明志。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是心态平和的最高境界。性格平和的人,一切都看得开,对名利、地位、荣辱、得失都能坦然处之。他们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和结不成的缘,即使遇到困难和不幸,也能一如既往地执着向前。邓小平同志曾有过“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成功。外国人称他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毛泽东说他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他将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困难面前始终如一,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二是不要攀比。一个人如果肓目攀比,就会“人比人,气死人。”如果跟下岗工人比待遇,跟农民兄弟比收入,跟先进人物比贡献,心态就能平衡,怨气就自然消了。反观我们极个别青年干部,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比较;只比别人的进步和成绩,不比别人的付出和贡献;牢骚满腹,抱怨这,抱怨那,什么事都觉得不如自己的意;心态浮躁,不爱岗、不敬业,混日子、熬年头。我觉得,面对当今五光十色、纷纷扰扰的社会,我们尤其需要在宁静致远中修养身心,做到少一点觥筹交错,多一点淡泊宁静;少一点喧嚣浮华,多一点沉稳厚重;少一点急于求成,多一点厚积薄发。三是欲望不要太高。欲望无止境,欲望越高,一旦得不到满足,形成的反差就越大,心态就越容易失衡。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一句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既是他的一种超人的人生境界,也是检验我们心态好不好的一面镜子,不妨经常照一照,看自己心态是否调整好了。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个人,正确对待名利荣誉,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个人设计,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始终保持淡定心态,把事业和追求看得重一些,把名利和得失看得轻一些,不计较、不攀比,拿得起、放得下,做到宠辱不惊、进退坦然。

  五、正直做人,崇尚美德,洁身自好

  古往今来,人们崇尚正直,歌颂正直,就在于正直的人除暴安良,扶弱济贫,见义勇为;正直的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秉公办事;正直的人一身正气,疾恶如仇,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民政工作的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毋庸置疑,我们民政系统的每名干部都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一要为人要清。就是做人要正直,做官要清廉,从政要为公。只有清廉才能做到公心、公正、公道;只有清廉才能明辨是非、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只有清廉才能树立威信、威望、威严、威力。这对每一位民政干部来说都是必须做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执政为民,才能做人民的好公仆。忠心耿耿、忠心为国的人,往往是廉洁奉公的人;而爱财如命、私利熏心的人,往往是贪墨者。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倡俭反奢,为了使蜀汉政府官吏做到为政廉洁,诸葛亮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他提拔重用的许多官吏也大都能够做到节俭,从而也能够做到为政廉洁。二要处事以正。“心贵正,正则不敢私”,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的一句话,这里的“”,有公正、正直的意思。人以正为贵,但心正在先。正,意味着内心自觉自愿的服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的核心。没有谁能迫使你按高标准要求自己,也没有谁能强迫你献身,一切源自你的内心。心正,才能人正。心正,人就不会在处理事务时因个人感情而做出错误决定;因个人私利而伤害到社会公义。公正、正直的品行,自古以来就为人类所推崇。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说:“公生明,偏生暗”;明朝的大思想家、大学者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道:“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认为做人“大中至正者”,已经达到了超入圣域的境界。虽然,历史上有不少人道貌岸然,干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恶心事,但“人以正为贵”的原则思想,却一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民政干部,在品德和人格方面要突出“”字,始终都要坚持正,以正取胜,以正祛邪,以正压邪,坦坦荡荡。三要为人以洁。要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如果随波逐流,就自降了人格,自毁了前程。荷花身处污泥之中,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其花开得大气而不媚,有节气、有硕果、有特性,这种精神上的象征是人的一种高尚追求。“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这是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敬畏观,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我们只有心存“敬畏”,  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被个人名利所累。作为青年干部,需要全面发展,必须要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特性,做到洁身自好。

  六、心胸开阔,友爱团结,讲究处事之道

  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处事之道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的态度和方法。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在做人做事上就要追求高的境界,对待同事、工作和生活,要像大海一样包容,要像陆地一样实在,要像天空一样宽阔。我们要注重涵养三种境界:一是会包容。古人常说,“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佛界有幅对联:“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胸怀大志、气度非凡。我们要宽容待人,豁达大度,能够容纳不同意见,善于团结合作,学人之长,补已之短,经得起批评,受得了委屈。要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多替别人着想。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会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会变得不再复杂。那些气量狭小、耿耿于怀的人,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鲁迅和郭沫若是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两面旗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人曾因文艺思想分歧而长期“笔墨相讥”,但在鲁迅逝世后,郭老却摒弃个人恩怨,挺身而出捍卫鲁迅精神,并说:“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鲁迅先生死后我要恭维他一辈子。”这体现的是一种博大胸襟和坦荡品质。二是要坚韧不拔。“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凡事贵在坚持。看准的事情,认准的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尤其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一定要经得起考验,耐得住沉寂。越是困难之时,越是对意志耐力的磨炼;越在逆境之中,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可贵品格。古人讲,“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人生绝非鲜花坦途,要经得起各种磨难和崎岖坎坷,坦然面对阴晴圆缺和上下起伏。对于年轻干部,今后的路还很长,“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尤其要放眼长远、面向未来,正确面对顺境逆境,做到“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三是团结共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何人的一生都需要与人相互搀扶着前行,很多事情都是在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共同出力才完成的。能够与人合作,与形形色色的人共事,是一个人的本事。而任何一个人的个人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能,这就需要借力。合作与借力是一个人进步的梯子,成功的台阶离了合作和借力寸步难行。大家在一起共事不容易,不能靠感情用事,要看大局,识大节,顾大体,这样才能求同存异。待人要与人为善,有善心是民政人必须具备的品德修养。

  七、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家庭和工作孰轻孰重,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缺哪个都是一种人生的残缺。“如果把家当作事业来经营,把事业当作家来爱,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工作是优质生活的经济来源,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家庭是一个温馨的心灵载体,是我们生存和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后盾。在社会里无论我们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在家庭中,我们仍是普通的一员,作为青年人,应该也必须有担负起孝敬老人、夫妻恩爱,教育好子女的责任。工作中要求人人都大公无私是不可能的,公而忘私是一种境界,而先公后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体现出一种品德和职业道德。现实生活中,工作和家庭的界限是不可能完全区分的,工作好了生活才有保障、会给家庭带来收益和欢乐,家庭和睦才有心情工作。上班的时候用心工作,尽量把工作完成得漂漂亮亮。下班回家不想工作的事情,积极处理与家人的矛盾,敞开心扉沟通,早日解决问题,才能工作得顺心,生活得开心。家庭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也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个人必须对工作、对生活都有一个积极、热情的心态,融情于工作,寄情于家庭,那么生活自然海阔天空。在工作时应尽量抛开家庭的种种压力,不应该带着情绪工作。工作上的事和家庭里的事,应该区分好两种不同的情感。我们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情绪,以宽容和轻松的胸怀去面对工作和家庭,把家里发生的事情放在家里解决,不要让不良的情绪无止境的蔓延,而转嫁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才能轻松面对生活和工作。

  八、劳逸结合,关爱身体,来日方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就是知识的载体,智慧的条件,灵魂的客厅,事业的成功之母,是人的第一财富。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就将失去一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堪称智慧的“化身”,敬忠职守“典范”,一篇《后出师表》为世人所称颂,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后人敬仰。而“一代人杰”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的例子,更突显了身体健康在事业长远发展上的重要性。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总书记用当县委书记的亲身经历,提出“年轻人不要老熬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关怀。长期不规律睡眠或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郁、焦虑,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导致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一些疾病也会乘虚而入。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概括起来有十种:少食肉、晒太阳、雨中行、常唱歌、饭后息、挺起胸、静坐思、天伦乐、步当车、行善事。人的健康是“1”,财富、资产、能力、家庭、事业等都是“1”后面的“0”。只要“1”存在,才能组成“1000”、“10000”这些数字;一旦“1”丢失了,后面的“0”再多都是无用的。这个比喻十分贴切!我借用一句网络语言,离开了身体健康“神马都是浮云”,所以,从年轻时就应该注意保护身体、珍惜健康。我们从年轻时就应该注意保护、爱惜身体。不要等到年老,不要到了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才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二要注重体育锻炼。毛主席一生都注重体育锻炼,游泳、登山、乒乓球是他钟情一生的体育运动。从少年至老年,游泳运动始终是毛泽东的最爱。郭沫若曾这样概括说:“毛主席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现在流行户外运动,跑步、游泳、羽毛球、乒乓球都是喜闻乐见、比较容易实现的运动,我觉得也比较适合于青年人。我们可以做个快乐的“驴友”,业余时间爬爬山,一则可以锻炼强壮身体,二来可以感受自然,享受生活,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何乐而不为?体育锻炼贵在“持续”和“持久”。持续,就是每次运动要连续达到一定时间,短了不见效果;持久,就是运动要坚持,天长日久地去坚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练不好身体的。但我们个别青年人正如网上说的一样“我的兴趣爱好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就是睡觉,动态就是翻身”,如果长期这样,其结果会怎样呢?我只能说“你懂的”。三要注意营养均衡。均衡其实就是适度,全面均衡的营养,是保障身体健康、良好状态的物质基础。要确保身体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按时补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保健食品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总之,从年青开始就要牢记“守住嘴、迈开腿、少吃多锻炼”,这样你的身体才会更好。

  同志们,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也。”未来属于青年,青年创造未来。人的一生只能享有一次青春,而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联,他就能拥有永恒的青春。希望在座的各位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工作,为广东民政事业的发展,为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新诗篇;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成为“高富帅”,思想品德“”、精神世界“”、各项业绩“”,为自己的人生旅程写下辉煌的一页。

  最后让我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作为讲话的结尾:“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和厅机关祝青年同志们:节日快乐,工作顺利,生活美好,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