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青蒿素与广东的故事:羊城晚报出版社解密"523任务"

12.10.2015  07:02
  羊城晚报出版社关于青蒿素的书,也有了一份迟来的反响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羊城晚报出版社关于青蒿素的书,也有了一份迟来的反响 王倩

揭秘青蒿素与广东的故事3

发现、提取青蒿素这一重大成果为何“埋藏”40 年?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很多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四十年前的成果到现在才获奖?”如果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成为“迟到的荣誉”,那一定而且是只有读一本叫做《迟到的报告》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如今有的已经不在人世,这本书也如同青蒿素的故事一样,静静地被埋在资料堆里,默默地只在专业领域内流传。直到2015年,许多记者在采访屠呦呦、李国桥时,手上都会拿着这本书。

青蒿素的诞生不像很多其他科学发现发明,是实验室里的成果,或者是偶然拾珍,它的诞生纠缠着战争、死亡,跨越了文革,曲折而神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化疗小组成员沈家祥教授曾说过一句话:“没有523,就没有青蒿素。

究竟何为“523”?如今,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尽,《迟到的报告》在四十年后,完整地解密了这一切。这本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的珍贵史料,已经成为记录青蒿素诞生始末的唯一一部史料书籍。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实习生 高维

抢救性编写 不愿留遗憾

屠呦呦获诺奖的那一天,罗贻乐像自己也获奖了一样高兴,因为他马上想起了自己亲手编辑的《迟到的报告》。

我是学中医药出身的,拿到这部书稿,我觉得捡到了宝。”时任羊城晚报出版社社长的罗贻乐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他非常明白这本书在世界医药史上意味着什么,“这段历史非常特殊,因为战争,因为‘文革’,所有的史料当时都是保密的,很难被外界了解,虽然2006年青蒿素研究还没有获国际大奖,但我们中医中药界的人知道价值非同寻常。

组织完成这一珍贵史料的抢救工作的,是广州的民营企业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一面不计回报地投入青蒿素类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国际救援,同时着手开展了一系列青蒿素文化整理工作,其中就包括了策划编写《迟到的报告》。

时任原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德裕担任了《迟到的报告》策划工作。“本书的主编张剑方是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他了解整个过程,能获得大量原始资料,”黄德裕说,“我们策划这本书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当时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很多史料再不整理就会丢失遗忘,那将来会是莫大的遗憾。

当年的对手 如今的朋友

迟到的报告》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更受到国际上的关注,黄德裕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里面还有一段佳话。

迟到的报告》英文版的翻译Keith Arnold教授是原瑞士罗氏远东研究基金会医学主任,他还曾就职于美国华尔特里德陆军医学研究院从事抗疟药物研究。戏剧性的是,当“523任务”帮助越南研究青蒿素时,Arnold教授也正在为美军研究抗疟药物。可以说,当年是战场上的对手。1975年,Arnold教授为了进行对比实验,辗转进入中国,当时中大教授江静波和广中医教授李国桥正是他的联系对象。就是这次科研合作,Arnold教授发现了神奇的中国植物药——青蒿素。在他的帮助下,关于青蒿素抗疟的研究论文于1982年在《柳叶刀》上发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西方医学杂志上最早公开发布的学术研究文章。当时论文稿费的英镑支票寄给了江静波教授,不过他无法在国内兑现。

Arnold教授因此与中国和青蒿素结缘,战争结束后多年,他一直关注和帮助着广州青蒿素研究工作,“为原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提供了不少资金援助。”黄德裕说。这个曾经的对手,因为广州的青蒿素研究工作,变成如今的朋友。

早前报道:

揭秘青蒿素与广东的故事 抗疟药物“救”了一个国家

揭秘青蒿素与广东的故事2:一群广州80后变身"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