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非遗故事大赛收官!35篇作品获文本金银铜奖,24人获演讲比赛金银铜奖
11月28日晚,“福木源杯”莞脉春秋2019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市文化馆举行。自此,历时五个多月的比赛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大赛由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承办。大赛分故事文本比赛和故事演绎比赛两个类型,全市各个镇街(园区)都派出了参赛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严格评选,最终共有35篇作品分获金银铜奖、24名选手分获非遗故事演绎金银铜奖。
征文:130多篇优秀非遗故事
颁奖仪式上,主办方分别向故事文本比赛和故事演绎比赛颁发证书。在文本比赛中,共有35篇作品获奖,其中《鼓》(作者:姬晓阳)等5篇作品获金奖,《女儿香——寮步香市系列故事》(作者:李凌)等10人获银奖,《甜蜜的事业》(作者:肖隆东)等20人获铜奖。
据主办方介绍,5个月前,大赛正式启动征文,大赛组委会通过社会公开征集、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内部创作、镇街文广中心选送的方式,共收集了130多篇优秀的东莞非遗故事作品,并评出获奖故事文本35篇。
这些作品涉及不同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从故事文本看,绝大部分作品主题健康向上,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感人,充分表现了东莞非遗内在的情感之美、传承之美、精神之美和思想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征文期间,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和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还公开组织部分作者开会,鼓励并协助部分作者进行实地采写,了解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为本次大赛征稿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演讲:评委现场点评,选手受益匪浅
在非遗故事文本征集的基础上,“我讲非遗故事”大赛分少儿组、成人组进行征集故事演绎选手,得到各镇街文广中心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报名表102份。初赛中,各组选手尽显风采,用声情并茂的讲述将非遗故事描绘得生动、清晰、感人,整场比赛激情飞扬、扣人心弦。
经过激烈的初赛,共有24名选手进入11月28日下午举行的决赛。决赛当天,现场选手各显其能,大多发挥出比初赛更高水平。从决赛选手的表现看,选手们个个绘声绘色,人人精彩演绎,生动形象诠释了故事文本的内在魅力。最终,叶雨萱、罗佩欣获少儿组金奖,余涛、曾归华获成人组金奖,此外各组还各决出银奖3名,铜奖7人。各组各有优秀奖10名。
值得一提的是,“我讲非遗故事”比赛中所比拼的作品,大多是选自征文中的获奖作品进。比赛过程中,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给予了大力支持。该协会主席帅志刚亲自带队,组成高水准的评委队伍——帅志刚、刘艳、韩芳担任成人组评委,徐以华、杨楠、林静担任少儿组评委。比赛过程中,除了打分,评委老师们还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和指导,让参赛选手们获益匪浅。
“比赛,既是技能的对抗,又是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刘影在仪式上表示,希望本次比赛不仅是一次东莞非遗之美的深刻发掘和生动表现,更是一次东莞非遗精神的精彩传承和传播,同时成为参赛手选们交流学习的一次难得机会。
全媒体记者 沈汉炎 赵水平/文
全媒体记者 陈帆/图
编辑 官登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