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广州日报:大家观察 | 面向未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20.04.2020  16:12

面向未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 卢晓中

当今时代,面对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去培养和为谁培养人这样一些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高校应有什么样的定位,要把握什么样的方向?面向未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从适应到引领。 高校人才培养是适应性地培养人,还是引领性地培养人?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所谓适应性的培养,即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当下或未来,不论是适应当下还是适应未来,都具有确定性特征。当下的确定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未来的确定性而言,人们现在经常讲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但这里所言及的未来是一个预设“存在的社会”,并且这个预设非常确定,也即是一个确定性的未来。而高校就是为这样一个预设的确定性的未来培养人才。引领性的培养则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所以,高校需要培养出新人去面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未来,并去应对这种未来,最终创造美好未来,显然这种“创造美好未来”拥有一种引领性品格。

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充分反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同时它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新课题。比如,如何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以及面对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上个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原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亚德就说过:“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他们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这段话就比较好地表达出了不存在的社会、不确定的未来这一意涵及其与人的关系。所以,今天我们的高校要面向未来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应从适应性地面向确定性未来,转变为引领性地面向不确定性未来,特别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一种创造未来的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是朝着这个定位、这个方向去努力。

第二,从制器到人文。 适应性培养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显然这是一种“制器”的人才培养导向。这种人才培养导向在当今时代的不适应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必要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确立一个新的逻辑起点。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该报告为我们未来教育确立了一个新的逻辑起点,即人文主义。如果对此报告做进一步解读,报告通篇所表达的是,教育要“超越狭隘的功利,将能力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与实现天赋的机会,实现可持续化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里的潜能、天赋、可持续、尊严等关键词都体现了满满的人文主义情怀。同年该组织发表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也是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彰显了对人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人文要素的高度关注和强调。

作为对《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回应,中国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当时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所言明的指导思想是:面向2030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应该是更加适合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幸福,应该是更加人本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应该是更加平等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强调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终身教育,是更加可持续的教育。这里的适合、人本、平等、可持续等关键词,同样也充满着人文主义的教育情怀。值得特别提及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取向提出了更多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亟须克服以往那种过于功利化的取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人文主义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从智能到智慧。 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很快,而且在教育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智能时代到来,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应该做些什么?一方面,我们需要热情拥抱这样一个时代;但另一方面,我们可能还有些许恐惧。因为这个时代的到来有可能会对高校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过去我们针对非智能时代的岗位需要去培养学生,但在智能时代这些岗位可能已经或很快就会被智能机器所取代,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因此,面对智能时代,高校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被智能取代?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区别人类的智慧与机器的智能。那么在哪些方面我们人类可以超越机器智能呢?人类智慧超越机器智能至少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类拥有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二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智能机器可能可以按照一些固定的程式或程序来做很多事情,但创造性思维是缺乏的;三是人类的人文因素,这是智能机器不可能拥有的。

这便决定了我们在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通识教育;二是加强创造性教育,这便包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是在人工智能使用方面的人文主义取向,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所指出的,“以期保护人权并确保所有人具备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有效人机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相应价值观和技能”。做到了以上三点,智能教育便走向智慧教育。

第四,从知识到思维。 现在人们都在讲思维比知识重要,也就是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实际上这个话题可以深入下去。特别是面向未来,要加强引领性人才的培养,这种引领性人才的一种重要思维品质,便是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所以,我们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批判性思维可能侧重的是“”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则是关乎“”的思维。尤其要重视把学生“”与“”思维品质的培养结合和统一起来。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from=singlemessage#/detail/1238867?site4&columnID=322

作者/通讯员:卢晓中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