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恐袭危机 应该如何自救互救

23.07.2014  11:02

  广东、广州反恐办联合开展户外宣传,免费发放《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

  在活动现场,一位市民抱着小孩与广州特警闪电突击队队员合影。郭智军 摄

  广东省和广州市反恐办联合在广州市人民公园广场举行《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发放活动。郭智军 摄

  在现实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各种意外,给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带来伤害。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如何在危机中保护自己?报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7月22日,国家反恐办首次面向北京市民免费发放《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广东省、广州市反恐办也联合在广州市人民公园广场举行免费发放活动,现场还有反恐应急专家接受公众咨询。

  据悉,2014版《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是由国家反恐办编印并第三次修订的新版手册,内容更加丰富。手册就发现、识别和应对恐怖活动和恐怖分子设置了30多种情景,对爆炸、纵火、枪击、劫持、核生化、砍杀冲撞等恐怖袭击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手法,且图文并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手册还指导公众如何采取正确措施逃生避险,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摘录】

   恐袭手段

  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1)袭击。

  ①砍杀恐怖袭击: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杀无辜群众。

  ②冲撞碾轧恐怖袭击: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

  ③纵火恐怖袭击: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

  ④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⑤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2)劫持。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船、飞机等。

  (3)破坏。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信、供气供水设施等。

   如何识别

  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异常。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异常。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

  (3)物品异常。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4)行为异常。反复在商场、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办公区附近逡巡观察。

  (5)貌似嫌疑。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

   如何从租住房屋人员中发现可疑人?

  (1)作息异常。昼伏夜出,作息时间反常。

  (2)屋内异常。房屋内有异常声响、气味。

  (3)垃圾异常。常出现非生活垃圾。

  (4)交往异常。交往复杂、异常。

  (5)物品异常。常携带异常物品出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