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怎么面对“拒吃狗肉”的 边界在哪?

11.06.2014  12:12

资料图片

  玉林“夏至荔枝狗肉节”的遭遇,倒与韩国申办2002年世界杯前后,迫于国际压力,首尔全城的狗肉馆不得不迁离主要街道,并纷纷改名为“保身汤馆”或“四季汤馆”异曲同工。

  为申办世界杯,能干的韩国人把硬件软件都搞得很棒,没想到,小小的口腹之欲却成了争办盛会的障碍。西方人尤其是西欧人乐于把狗当兄弟,就无法容忍东方有人以狗为佳肴。韩国人也辩解过,说吃的狗是肉食狗,不是宠物狗,但西方人不听。在此压力之下,韩国人为了世界杯大局,不得不玩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

  韩国本来也有部分爱狗人士对吃狗的习俗不满,至此得到强力外援,开始在报纸、杂志、电视及网络上对吃狗行为口诛笔伐,于是反对吃狗的声浪汹涌澎湃。据媒体报道,在首尔地区最大的狗肉交易中心南木兰市场,曾有多家动物保护组织的数十名成员,长年累月驻守抗议,他们还钻进狗笼子,做出狗被虐待痛苦挣扎的样子,以唤起民众的同情心。

  在这种多重舆论夹攻之下,不吃狗肉还真就慢慢地在年轻人当中演变为了时尚。如今,在“保身汤馆”里进补的,多为中老年人,如果有年轻人被发现出入其中,大多会满脸通红地矢口否认,因为吃狗肉在一般舆论当中,已经被视为野蛮行为了。

  像韩国人一样,把狗肉馆藏进胡同深处,是一种息事宁人的智慧,而吃狗肉又大张旗鼓地“办节”,其刺激效果当然会是惊人的。据我所知,首尔大学的一些教授,偶尔也会结伙吃狗肉。他们大多受过西方教育,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秘密地到胡同里吃狗。

  对于“拒吃狗肉”,韩国社会有此共识:你可以动用一切媒体的力量去鼓吹,去劝诫,但你应该清楚,给狗肉馆的店主打骚扰电话,或动用物理手段阻止他人吃狗,不仅是徒劳的,而且还是对他人权利的冒犯,重者还有违法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