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院首期“韩江讲堂”学术周活动圆满收官
11月15日至18日,韩山师范学院与韩山书院联合举办首期“韩江讲堂”学术周活动,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陈平原教授、夏晓虹教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孟华教授莅校讲学。学术周学术报告先后由廖伟群副校长、陈树思副校长主持。
潮州市市长卢淳杰、市委副书记蔡泽辉、副市长余鸿纯,韩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晶,潮州市党政机关部分领导干部,以及韩师师生代表参加了学术周活动。
“韩江讲堂”第一讲由夏晓虹教授开讲,她的学术报告是《家庭生活中的梁启超》。夏教授分别从儿子、丈夫、父亲的不同角色剖析梁启超与父亲、与夫人、与儿女的感情关系与相处之道。为人子因国事不能尽孝而愧疚,为人夫伉俪情深生死不变,为人父尊重儿女重视家教,这是家庭生活中梁启超的形象。夏教授指出,家庭讲学和教育实际上为梁启超1920年归国后辉煌的学术生涯养威蓄锐,“在此意义上,梁启超的家学最终不只令儿女受益,而且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韩江讲堂”第二讲是孟华教授的《永远的圆明园--法国人眼中的“万园之园”》。孟华教授指出,早在1743年,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在写给达索的信中,就称圆明园为“万园之园”。在法国人眼中,圆明园代表中国园林美学原则,即“师法自然,重自然逸趣,而不尚人工雕琢”。孟教授还深入剖析了法国人对圆明园的解读背后所蕴含的值得玩味的心态,其中折射出他们对圆明园的崇尚,对毁园罪行难辞其咎,但又不愿直面现实的尴尬、复杂心态。
“韩江讲堂”第三讲是陈平原教授的《学术史上的鲁迅与胡适》。陈平原教授分析了现代史上两位大学者在学术上的建树,对文化界、思想界的影响;剖析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两位学者的解读和评价,以及这些解读和评价背后蕴含的微妙复杂的政治心态和社会心态。在陈教授看来,鲁迅充当是一个破坏者的角色,对黑暗的、令人绝望的社会他是主张用匕首和投枪的;胡适则是一位建设者的角色,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并不美好,那么我只能尽我的力量,让它一点一点变好。在陈教授看来,两位学者的精神姿态和道路选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术周的每一场学术报告均座无虚席,三位学者精彩的讲座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师生中引发强烈的反响。讲座不仅仅是在演讲中阐明某一个学术观点,而且引发听众从中思考一个人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
据悉,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校园学术文化,提升校园学术活动水平,切实发挥韩山师范学院、韩山书院的智库作用,该校与书院特设“韩江讲堂”,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学交流。首期“韩江讲堂”学术周圆满收官,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令师生对下一个学术周的到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