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韩文公祠“韩祠橡木”思接古今千年

12.10.2015  18:48
韩愈治潮仅仅8个月,却留下了无数的传说与故事,并因此让潮州山水易姓为韩。

  金羊网讯记者张健报道:说到潮州的山与水,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愈治潮仅仅8个月,却留下了无数的传说与故事,并因此让潮州山水易姓为韩。10月12日上午,“海丝心语广东行”采风团成员来到潮州笔架山后,便首先拜访了韩文公祠。

  海丝心语广东行采风团到访韩文公祠

  据悉,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建在城南7里。苏轼曾撰写了著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韩祠在元、明两代屡经修营,祠宇据地高旷,构造古雅。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后进筑在比前进高出几米的台基上,内供韩愈塑像。堂上有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祠内有历代碑刻36块,其年代最早者即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从城南移此,置正堂南墙下。祠内前后二进梁柱,还分悬今人为重修韩文公祠所题写的匾额。

  韩文公祠

  韩祠橡木

  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但花不常开,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调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韩祠橡木”也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在采风团走访期间,还有不少年轻学子来此祭拜这位唐代大文豪。

  除了韩愈治潮的种种故事传说,以及这位大师的文章风骨,最令采风团成员感到惊喜的则是,在如今的韩文公祠内,还竖有著名国学大师、海丝之路首倡者——饶宗颐先生手书的《韩木赞》。古今大师学者如此交相辉映,不禁让采风团中的后辈读书人为之驻足凝思,心生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