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看文化产业的"三化"

20.05.2014  14:28

原标题: 从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看文化产业的"三化"

妈妈再爱我一次》剧照

妈妈再爱我一次》剧照

   网易娱乐5月20日报道 近日,由国内著名文化创意企业德稻集团参与投资的原创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北京东方剧院华丽上演,开票以来,该剧受到观众热捧,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主办方临时调整,加演三场。

  由于题材切合现实,洞察人性,顺应时代,结合热点,使该剧从首演开始,即获得了广泛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首演当日,宋祖英,斯琴高娃,戴玉强,江涛等30多位明星现身,之后谭晶,陈明,周笔畅,三宝,徐沛东、金铁霖等人陆续观看,这种场面非常罕见。

   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现代化元素

  20年前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赚足了观众的泪水,原创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并没有翻拍同名电影,而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进行了创新并添加很多新元素。

  妈妈、奶奶以及媒体等角色的错位, 家庭生长环境的变化导致儿子的叛逆、“刺母”等悲剧事件的发生。全剧讲述了一位单身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子养育成人,却由于溺爱与情感疏远,在一次争执中儿子用刀误伤母亲的故事。几年后儿子小强刑满出狱,见到的却是坐在轮椅上、不再说话也不再认识任何人的母亲,最终小强用自己的忏悔换来了母亲的原谅与爱。

  “溺爱”“爱与宽恕”等种种当下社会问题的主题被熔于一炉,拓展了音乐剧的人性深度,整剧各种矛盾冲突一波接一波,节奏紧凑。引发观众对独生子女教育、单亲家庭、媒体舆论的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度思考。

  该剧能够获得成功,在笔者看来,与其具备现代性有非常重要的关联。该剧由 “中国音乐剧教父”李盾和香港金牌作曲家金培达领衔制作,音乐才女周冰倩倾情加盟主演。

  全剧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激情四射的舞蹈场面。剧中切合母亲拉丁舞皇后身份而合理展示的莎莎舞、拉丁舞,充满欧美音乐剧惯有的华丽与热情。其实,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情节讲述,该剧都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较好地找到了平衡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正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应该坚持的道路。

  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在观剧后表示:”很好的反映了社会和教育的现实问题,希望更多高层次的社会人士能关注到这些问题。这部剧的音乐、舞蹈俱佳,演员年龄、形象很好,音乐剧对演员的唱功要求极高,希望李盾教授培养更多的音乐剧人才,也将下一部即将上演的音乐剧《爱上邓丽君》排好”。

  振兴文化产业是近年来我国宏观规划的重点,诸多中国城市都将振兴文化产业,看做未来破局的希望之一。北京、上海、杭州,广深等地文化产业的发达,首先就是现代新型文化产业的发达。《妈妈再爱我一次》这种类型的音乐剧,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现代化,有非常积极的探索意义,现代化将赋予文化产业触摸现实,顺应时代的秉性。

   市场化和商业化拓宽发展空间

  市场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器。美国文化产业的民间投资大约为政府投资的两倍,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缺少强势的民间力量和民营资本,未来中国需开放民间投资,才能形成恢弘博大的器局。

  《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要投资方均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德稻集团为中国新型的文化创意集团,其不惜重金,汇聚了全球近五百位国际大师,智力资源丰富,更兼财力雄厚,使本剧在市场方面,得占先机。

   开放包容是文化产业的命门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成功,某种意义上,亦得益于其开放包容。作为投资制造方之一,德稻在网罗文化、教育资源方面的开放性与气度,非常值得称道。德稻汇聚了全球数百位行业顶级大师,这些大师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积淀了深厚的智慧资源。

  本剧的编剧为全球著名音乐家李盾,本剧的作曲为全球著名作曲家金培达,他们均为德稻签约大师。参与主创的还有韩国著名音乐剧艺术总监刘嬉声及舞美总监徐淑珍,加拿大太阳马戏团首席灯光师阿伦·罗尔帝,美国salsa舞世界冠军西昂,日本3D影像设计师那须昭彦等,国际化的制作团队,为该剧的优秀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德稻的两个主要基地,上海和北京,均为中国著名的移民城市,其开放包容性均领先全国。在其演员招募过程中,亦汇聚了全国各种类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