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教师专题研讨“音乐音调与语言音调”

04.12.2014  18:07

            日前,音乐学院邀请我院原中文系副教授黄谷甘到会作《歌曲文字声调与乐曲腔格关系》和《诗词艺术歌曲“三情”(诗情、曲情、声情)与“声文”的关系》的专题讲座,探讨音乐音调与语言音调之间的关系,受到音乐学院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专题讲座的第一专题,黄谷甘重点阐述“字词声调与曲声腔格”的关系,明确指出汉语文字的基调按音域可分为高音域语阶、中音域语阶、低音域语阶三档。阴调字调值高,阳调字调值低是较为普遍的常态,就从方言区域区属来看,北京、东北、兰银、西南官话,以及吴语、闽语、湘语、粤语、平话、客家话都以‘阴高阳低’为主,在至今仍保留入声调且入声分阴阳的方言里,‘阴高阳低’仍为主流。黄谷甘还列举图表,详细说明声调的属性、构造以及粤语六声九调格局。       第二专题讲座,黄谷甘围绕说声调、韵律——诗情之“声文”的唱;说写“声文”——按词制谱与倚声填词;说曲情之“声文”——腔格;腔格在曲、色泽在唱——咸水歌的歌词与衬词、字腔与带腔”等问题与教师们进行探讨和交流。         与会教师纷纷参与交流互动。尹新春教授在发言中强调,语音、格律、腔格是我们民族语言固有的特性,歌曲创作中坚持“依字行腔”原则,既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丰厚,又能使承载千年的音乐文化在与舞台对接的过程中,让百姓能听懂、能接受、有共鸣、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国家一级演员刘春红和苏玲芬老师表示,过去在演唱唐宋诗词艺术歌曲时,大都以模唱为主,参加研讨会使我们了解格律诗中平长仄短、诗情、曲情、声情的关系,对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很有帮助。现场气氛热烈。         音乐学院负责人表示,学科交叉融合往往带来创新,组织举办语言学和音乐教育交叉学科研讨,为教师们提供新的知识结合点和新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黄运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