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被独家后,世界将会怎样?

10.08.2015  01:55
音乐被独家,歌曲真的会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吗?音乐被独家,用户在单一平台享受音乐的数量会不会受限?

    独家采访、独家报道、独家爆料、独家代理……在网络信息化泛滥时代,“独家”二字成为了竞争中宣示版权、标榜唯一、避免和打击侵权的一种常见字眼。而让很多网友始料未及的是,今后,音乐也将被“独家”了。

    前段时间,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要求2015年7月31日前,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对于在2015年7月31日以后仍继续传播未经授权音乐作品的网络音乐服务商,国家版权局将依法从严查处。

   《通知》颁发后,立刻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对于音乐人来说,自身权益得到了保障,创作原动力提高,自然对其欢迎之至。而对于占网民总数的比例高达73.7%的中国网络音乐用户来说,却因担心“免费的午餐”被端走而悻悻不乐。这当中存在怎样的矛盾?

     可以预知的是,音乐被独家后,听歌收费将势不可挡。很多网友表示,如果服务好、体验度高,付费听歌也能接受,可实际情况却是,在各家收费标准、版权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以前手机里下载一个音乐app就能对所有歌曲“一网打尽”,而独家后,手机里似乎要装满各种各样的音乐app,才能不让喜欢的歌曲成为“漏网之鱼”。“如果听首正版歌曲都这么麻烦,我为什么不直接下载盗版歌曲呢?”相信这个想法会像雨后的蘑菇一样,自然而然的从无数网络音乐用户心底涌出来。如果每一位用户都抱有这个想法,那盗版音乐会不会卷土重来呢?

   与前两者两极分化的态度相比,对于中国网络音乐平台来说,情况就复杂的多。目前对于一定程度上存在“音乐版权垄断”的海洋系(酷狗、酷我、海洋),阿里系(天天动听、虾米)以及腾讯系(QQ音乐)来说,《通知》的出台不会对他们有太大影响。而对于一些实力单薄的网络音乐平台来说,音乐被独家后,自身拥有的少量音乐版权很难去吸引用户,因此在这个“厮杀”激烈的网络音乐市场中也就难以存活下来。他们要么像A8新媒体集团一样,第一时间出手转卖自己所持(多米)音乐的所有股份;要么,就像某些音乐平台一样,通过“侵权”来争取用户。而无论对于哪一种情况,无疑都不是各界想看到的结局。

   对此,酷狗音乐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新趋势应该是用户、音乐人、音乐网络公司多方共赢的局面。为避免上述局面的出现,作为连接音乐人和市场,为广大用户提供音乐服务的角色,音乐网络公司有义务倡导“去独家化,相互授权”的共赢机制,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音乐生态圈。

   其实,网络音乐被独家的弊端早已慢慢显现出来。很多困惑不已的网络音乐用户常在论坛、贴吧发出类似的提问:“为什么我以前常听的一些歌最近在app里找不到了?去了好几个音乐平台,发现每个平台的歌都不全,这是找歌还是‘欢迎来找茬’游戏啊,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音乐被独家,歌曲真的会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吗?音乐被独家,用户在单一平台享受音乐的数量会不会受限?音乐被独家,那些特立独行的中小公司会不会关门大吉、不复存在?音乐被独家,音乐会不会变成版权垄断公司奇货可居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