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全市苗木自给率达80%
富有特色的园林绿化为市民提供良好环境。 韶关日报记者 童铜韶 摄
韶关市是典型的山区城市,经济欠发达,建设节约型绿化是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挥自然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韶关市坚持经济、实用、生态、美观四效并举的城市绿化建设方针,在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树种选择、绿化模式创新、施工建设和日常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和财政资金的消耗。
依托自然科学规划
按照人与自然共存的原则,韶关市利用“三山嵌城,三江贯流”的天然条件,科学制定三维城市绿地系统体状空间布局规划,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速度。以莲花山、芙蓉山、皇岗山和浈、武、北三江沿岸道路及滨河绿地为重点地段,因地制宜,先后增加和完善了60多个园林绿化项目,使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更加和谐统一。
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在芙蓉山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马鞍山公园、马坝人遗址公园等城市公园合理规划建设景点、景区,保持公园原有的森林植被,补种其它季相的乡土绿化树种,改变单一树种的状况。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登山路,根据自然地形建设必要的休息栈亭等休憩设施,游客可以漫步林间,俯瞰市区全貌。公园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原则,注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区建设,以环境保护与恢复为基础,合理进行规划利用,既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又展现韶关特色。
推广立体绿化模式
近年来,韶关市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组成的自然群落为基本绿化单元,建立起人工模拟自然植物群落为主要绿化形式的森林绿地景观,形成城市生态园林的绿色骨架。在具体设计上,大幅度提高乔木的种植数量,乔木种植面积达到30-40%,在宽度1.5米以上的分车绿化带均配植乔木。
在韶关大道、西联大道、工业西路、韶塘路、惠民北路、323线市区过境段、百旺大道等道路绿化设计中,均采用自然的森林群落式布置,对原有的以整齐修剪花灌木造型为主的分车绿带、街旁绿地、滨水绿地,则因地制宜,增植乔木及枝条舒展的灌木。如韶南大道分车带加种山杜英,东堤路街旁绿地增植大叶紫薇、樱花等,使绿化用地的利用率提高,建设缓冲能力强的生态群落或生态系统。
在规划设计上注重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不过分追求景观功能,不采用大草坪、大广场做法,基本上没有配植名贵、大规格、特殊造型的苗木。设计上追求绿量和品种的丰富性,并大量使用具有隔音、降温、保温三大功能的乔木。
建设节水型绿地
韶关市水资源相对丰富,但近年来,韶关市积极贯彻节约用水理念,大力开展节水型绿地建设。
结合三江穿城而过的特点,韶关市积极探索,利用河水对滨江绿地进行灌溉。在黄金村大桥桥头、百旺大桥桥头、中山公园等地安装喷淋设施,实施河水、井水灌溉绿地。同时,在滨河绿地利用移动抽水机,抽取河水灌溉绿地、清洗人行道、花基。
在市区二技校前街头绿地,铺设管道,利用第一污水处理厂净化的中段水进行灌溉,尝试节水型绿地建设的新途径。在新华南路分车绿带、中山公园、帽峰公园等地利用滴灌设施进行灌溉。目前,韶关市有近50公顷的绿地使用河水灌溉,有效节约城市用水,也减轻了养护成本。
此外,大力推进科研基地和苗圃花圃建设。建有韶关市中心苗圃现代化育苗基地20公顷。可年产供城区出口、城区山地和公路绿化苗木500万株,园林绿化大苗和花卉、珍稀树种组培苗50万株。全市苗木自给率达80.20%,节约了建设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