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条”韶关样本调查:5年投入资金逾15亿
原标题:“土十条”韶关样本调查:土壤修复在路上
韶关是“土十条”中土壤污染防治全国6个先行区之一,2016年5月韶关丹霞冶炼厂周边重度污染抛荒的土地 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摄
5年来,韶关投入重金属治理资金15.38亿元,在国家缺乏成熟土壤修复技术的大背景下,韶关的探索值得关注。
5月31日,“土十条”颁布,明确要在2016年年底前在广东韶关、湖南常德等6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到2020年先行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韶关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也是重金属铅锌镉污染突出的地区:广东7个国家一级重点重金属防控区,4个位于韶关。近10年来,广东重大重金属污染事故,超过八成发生或起源于韶关。
韶关从2011年开始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截至2016年5月,这5年,投入重金属治理资金15.38亿元,仅2015年就获得中央9100万元防治资金,为广东获得资金之最。在国家缺乏成熟可靠土壤修复技术的大背景下,韶关的探索值得关注,羊城晚报记者日前专程前往韶关进行了深入采访。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杨辉 实习生 吴娇颖
老凡口的探索和遗憾
仁化董塘镇老凡口村是邓姓人祖祖辈辈的聚集区,紧挨着亚洲最大的铅锌矿凡口铅锌矿。从1972年大规模开采铅锌矿,目前凡口矿年产铅锌18万吨。每天六七千吨矿从地下挖出。
2012年广东省农业厅在董塘的试验显示,当地土壤重度污染。韶关环江监测站监测显示,当地土壤镉、砷、汞、铅超标。同年11月29日,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补助资金和中金岭南公司出资600万元,老凡口村的“粤北50亩重金属农田生态修复示范点”启动,研究重金属迁移机理。在距离矿山400米的50亩水稻田里,施放重金属络合剂近5吨/亩。最终修复费用12万元/亩,生产的农产品送检情况显示,重金属有部分降低。
“这个修复有科研意义没推广价值。”韶关一些领导看了该项目后直言,花费太多,修复工作不合算。最终这50亩田未成为修复示范点。
此后韶关一直在“寻找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稳定副作用小、治理彻底、适用广的土壤污染治理办法”,2015年韶关争取到中央9100万元的重金属防治资金,进行新一轮凡口矿和大宝山矿周边农田修复。韶关环保局魏宁副局长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三四年来,韶关土壤修复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能作为一种很成熟的技术。
“目前土壤修复不够完备,技术储备还不够。”参与起草“土十条”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说。即使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同样技术人才储备能力不够。
大宝山的亮色与隐忧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重金属防控区,大宝山矿治理重金属具有典型意义:至今投入8个亿治理资金,占了韶关15亿元重金属治理资金一半还多。
广东省环保厅2004年调查已显示,横石河自大宝山往下游25公里处鱼虾绝迹。至今还未恢复。大宝山矿区重金属污水和河道淤泥多年重污染,2013年受到广东省环保厅督办。
目前,大宝山矿已完成的治理主要针对横石水污染:建设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尾矿库清污分流、矿区复绿上万平方米。而耗资更大的污染河道、下游受污染农田的修复试验等工作仅仅才开始,矿区复绿工作还未全面开展。
韶关环保局2015年在大宝山矿下游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显示,横石水污染减轻。不下雨时,矿区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横石水中重金属浓度明显下降。但在现在极端气候频发、动不动降雨量超百年情况下,大宝山库区库容不够,一场豪雨后污水直排,横石水断面水质问题又会出现。
环保部门担心,随着大宝山矿将附近3个地方矿厂整合,部分民采矿整合进国企广晟集团,未来治理责任还是问题。不过刚出台的“土十条”明确要求:土壤污染防治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谁污染,谁治理”,对于找不到业主的污染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