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缓堵确定46项任务 中心城绿色出行71%
今年缓堵计划确定46项任务
有关部门解答计划出台落实相关问题
昨日,《2016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暨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十三阶段工作方案》发布,确定了今年缓堵行动计划6个方面的46项工作任务。有关部门就计划出台落实相关问题做了解答。
一、为什么要出台《2016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
“十三五”时期须打好缓堵仗
交通拥堵是制约北京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2004年以来,市政府逐年制定缓解交通拥堵专项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到2015年已执行到第十二阶段。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必须打好缓解交通拥堵这场硬仗。为此,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以“改革创新、落实责任,建管结合、综合施策”为原则,制定出台了《2016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将突出重点区域,抓住关键问题,凝心聚力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出台一批需求管理政策、实施一批重拳执法措施、推出一批改革创新试点,综合运用科技、法律、 经济 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力争尽快取得实实在在、让群众感受得到的成效。
二、对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有什么预期效果?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达71%
通过实施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力争把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1%,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7左右,核心区拥堵加剧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停车秩序明显好转,确保城市交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三、与以往缓堵措施相比,行动计划的突破点在哪里?
制定责任清单纳入绩效考核
2016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共安排了6个方面46项任务,是一套“组合拳”。其中有十大重点任务需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率先突破:一是通过制定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市政府各委办局和城六区党委、政府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的工作职责,并纳入督查和绩效考核。二是制定一批改革政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征地拆迁等环节的推进速度。三是大力推进城六区次支路建设,尽快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四是研究出台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有效措施,使道路交通拥堵有明显缓解。五是重拳治理停车秩序,规范静态交通管理和服务。六是继续推进公交专用道施划,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七是在路权保障上向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倾斜,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八是坚持小客车总量调控,并进一步优化指标配置方式。九是积极推进相关立法进程,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供法律支撑。十是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广大市民的支持与配合。
四、核心区缓解交通拥堵的举措有哪些?
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
核心区是今年工作的突出重点区域,一是要在次支路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尽快打通断头路、畅通道路微循环。东城区、西城区要开工50条以上次干路、支路建设。二是要实施拥堵节点疏堵改造工程,东、西城各完成5项。三是要严管核心区停车秩序,开展整治违法停车专项工作,实施高频巡查、高限处罚、高压执法。四是继续优化自行车出行环境,完善步行系统。东、西城各完成至少25公里自行车道治理,并逐步实现区域联网。五是在东、西城选择重点大街和区域开展交通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和缓解交通拥堵示范区试点建设。六是鼓励引导 金融 街等重点功能区内企业单位实施弹性上下班,推广互联网+办公模式,从源头上减少交通出行。
五、在提升绿色出行比例上有什么举措?
轨道新建300公里创新高
绿色出行包括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骑自行车和步行,今年力争中心城区的绿色出行比例要达到71%。为此,一是要继续构建高效密集的轨道交通网,年内在建里程将达到300公里,实现规模历史新高。二是继续加强公交专用道建设,提升地面公交运行速度和准点率。完成京藏高速公路、三环路西北半幅的公交专用道施划工作。三是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宣武门站、双井站换乘通道改造工程。优化调整40条公交线路,增开一批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和定制公交线路。改造100处公交站台设施。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联动,使相互之间的接驳换乘更加方便。四是优化自行车出行环境,完善步行系统。完成市、区两级道路300公里自行车道和步道治理。全市再新增1万辆公租自行车。
六、在停车管理方面有什么措施?
路侧停车试点电子收费
停车问题是交通领域矛盾积累最深、解决难度最大的问题。行动计划46项措施中,有7项专门针对停车管理的措施,力求通过实施更为完备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来实现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目标。同时,重拳治理停车乱、增加居住区停车设施。一是把严管核心区停车秩序列为首要任务,开展整治违法停车专项行动。在城六区建设130条停车秩序严管街。二是开展全市停车普查,摸清底数,建立全市停车资源信息系统。三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中心城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合理增加车位供给。四是开展居住区区域停车综合治理,建立停车基本平衡模式。五是推动路侧停车管理改革,启动电子收费试点。
七、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为什么成为北京缓堵的重要内容?
7成小客车集中五环内
2004年至2015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加快,我市常住人口增长680万人,增幅45%,机动车保有量增长330万辆,增幅143%,受城市空间限制,同期城市道路增长率为58%,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速。本市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以来,增速虽大幅下降,但每年仍以3%的速度增长,且70%以上小客车集中在五环路以内,日均行驶45公里,是东京的2倍、伦敦的1.5倍。机动车仍然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的态势,成为加剧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面对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峻的形势,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机动车使用管控措施,有效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同时,也将持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交服务,不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八、在增加道路设施供给方面有什么措施?
城六区至少建设90条次支路
将加快推进,持续增加道路设施供给,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大核心区断头路、微循环道路建设力度,城六区次支路建设取得新突破,其中东城区22条、西城区28条,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各建设10条以上;加快实现城市快速路网规划,对重点道路实施提级改造。实现广渠路二期建成通车,开工建设西外大街西延、丽泽路,做好姚家园路、京包路等道路前期工作;加快城市主干道建设,实现马家堡西路南延、北苑东路等道路建成通车,继续推动京良路东段、长安街西延、化工路、西三旗南路、上庄路南延等道路建设;加快通州行政副中心交通路网建设;推进京津冀路网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京台高速公路、兴延高速公路和京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新机场高速公路,实施京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
九、如何保障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公共交通建设用地优先
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确保行动计划落到实处:一是搭建市区联动治理交通拥堵的体制机制,实现治理拥堵“一盘棋”。明确城六区党委、政府的交通工作职责,并纳入督查和绩效考核。二是整合创新综合交通执法体系,实现重心下移,高效执法。三是统筹编制交通专项规划,在土地储备用地、城乡结合部腾退空间和城六区疏解转变功能用地中,优先用于支持综合交通枢纽、公交场站及公共停车场建设。四是加强立法保障,加快推进《北京市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规定》和《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攻坚克难、凝聚共识治理拥堵。
十、如何集各方之智来缓解拥堵?
请您为首都交通献良策
一是将持续开展“我为首都交通献良策”缓解交通拥堵市民意见建议征集活动,畅通市民为交通工作建言献策的渠道,推动交通问题社会协同治理。二是搭建治理交通拥堵大讨论互动平台。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新媒体合作建立平台,邀请交通、法律、经济、社会、环保等专家学者以及市民群众代表,就交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分专题开展讨论,推动社会各界在治理理念和思路上逐步取得共识,为城市管理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