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华南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技奖获奖代表在大会现场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华南理工大学5项成果(第一完成单位3项)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2项,是学校获得国家奖最多的一年,获奖总数量和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量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其中体现原始创新性研究水平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这是学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连续三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也是今年广东省唯一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单位;同时学校自2010年后再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获奖成果方面,曹镛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瞿金平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技术”和邱学青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杨晓泉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成果“营养代餐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和郑君瑜教授参与完成的成果“区域大气污染源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学校加大重大原始创新性科技成果培育力度,鼓励产出专利、高水平论文等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学校高水平科技奖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7项,也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连续三年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单位。(图文/通讯员 傅铭 科技处 编辑/祝和平)
附: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成果介绍
1.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
曹镛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属于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为解决制约聚合物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提高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从材料和器件两方面提出了原创性的新策略,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多次在文献中公开报道单结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效率的世界最好水平,引领和推动了该领域研究不断上升到新台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表SCI论文120篇,8篇代表论文被他人引用2300余次,单篇最高SCI他引1100余次。已获发明专利授权7项。
2.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技术
瞿金平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领域。针对高分子材料加工产业高耗能、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等问题,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完全正位移特性的高效体积输运方法、拉伸流变起支配作用的塑化混炼原理以及非螺杆挤压系统结构的几何拓扑技术,发明了一系列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新方法及装备,实现了高分子材料“基于剪切流变加工”到“基于拉伸流变加工”的重大转变,被鉴定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技术及装备在十多家龙头企业产业化推广,效果显著,有力助推高分子材料加工产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3.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
邱学青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属精细化工的绿色制造。木质素是植物中的第二大组分,在制浆造纸过程被溶解出来成为黑液的主要成分。本项目针对造纸黑液回收利用率低、容易污染环境的难题,经过20年的研究与攻关,成功突破了碱木质素反应活性低的瓶颈,揭示了木质素两亲聚合物的构效关系,提出并实现了分子设计;进一步解决了黑液原位改性的问题,首次以造纸黑液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工业表面活性剂,并在建筑混凝土、能源与农药等领域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