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预防水浸街 端州城区清疏队出动

19.03.2016  12:23

  雨季已来临, 端州城区渠网的清疏工作又到了汛前最忙碌的时候。 3月16日一大早, 记者跟随市渠网中心清疏队, 体验近段时间正式开始的城区大清渠工作。

  上午8点20分, 市渠网中心清疏队的全部成员在端州城区康乐北路排灌站集合完毕,在分配好目标区域和清疏任务, 以及检查完所有设备备齐后, 清疏队分成三路正式出发, 其中两路均为“清井班” , 分别由该班组成员前往固定片区的路段, 对当中的沙井进行清疏,另外一个清疏班组则由“大渠班”和“清井班” 组成, 负责到城区主要水浸黑点和临时投诉的水浸点进行彻底清疏。

  据清疏队队长龙伟坚介绍, 目前由市渠网中心负责清疏的地下管渠有108处, 但只有三个清疏班组负责对其进行清理,工作量非常大。 由于 “人少路多” , 因此平日他们会对这些管渠进行分区, 然后按片区逐个铺开清理, 而全部管渠要清疏一遍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每年到了汛前, 我们还会专门组织开展一次彻底的大清渠工作, 派出吸污车和冲洗车, 专门对城区水浸黑点进行彻底清疏。

  上午8点45分, 负责水浸黑点彻底清疏工作的清疏班组来到位于睦岗街道前的路口, 架好围蔽施工的标志物后, 便开始着手该路段四个沉沙井的清疏。 龙伟坚告诉记者, 由于该路段路面出现下沉, 形成了一个 “低点” , 导致平日过往泥头车散落的泥沙容易在该路面沉积,到了下雨天时, 泥沙就冲进了该路段的沉沙井里, 形成堵塞, “尤其是沙质土, 一遇水就容易凝结, 变成硬块, 排水也就来不及了” 。

  记者见到, 几名清疏队员用铁锹打开了车道边上连接沉沙井的排水渠盖, 然后可见积满了泥垢的井下防蚊罩, 这些泥垢足足有十几厘米厚, 清疏队员用铁铲铲走泥垢后, 再取出防蚊罩, 把“溜进”排水渠、 沉沙井内的淤泥垃圾清走, 在这些淤泥垃圾中, 既有乌黑的淤泥, 也有饭盒、 筷子、 胶袋、 铁线等生活垃圾。“除了淤泥有可能流入外, 平日市民如果随处扔垃圾的话, 这些垃圾也可能流进排水渠内, 导致管渠堵塞, 最终造成水浸。 ”清疏队员姚松柏在对车道边沉沙井和排水渠进行一次“粗清” 后, 又取出冲洗车的喷枪, 把枪头沉入沙井内,利用高压水彻底冲洗掉粘附在井内壁的淤泥。

  上午9点55分, 整整耗了一个多小时, 该路段四个沉沙井才全部清疏完毕, 而此时清井车上的后尾箱内已装了满满半车的淤泥垃圾。之后, 清疏队去到了康乐路与端州路交界处的汽车大楼前位置, 对该路段往北方向右侧的排水渠进行清疏。 在清疏队员撬开渠盖后, 记者见到一条白色的PVC管直接接驳到排水渠中, 并排出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 造成了排水渠堵塞, 污水溢出。 据靠近该排水渠的布艺店陈老板介绍, 该排水渠几乎每个月都会塞一次, 而每次堵塞后, 都会发出阵阵恶臭, 十分“难顶” 。

  姚松柏对记者说, 私接排污管到排水渠是造成管渠堵塞的重要诱因, 除了居民楼, 一些餐馆也私接排污管到排水渠中, 排出猪油之类的废水, 而这些排污物更加容易凝结成硬块堵住管渠。 “这些污迹硬块连用高压水枪都冲不掉, 很多时候只能直接用手去挖走, 清干净。 ”姚松柏还说, 对于居民楼、 餐馆私接管道造成堵塞的问题, 总是防不胜防, 而他们清疏队也只能“硬着头皮” 出动处理, “我们没有执法权, 无法拆除他们的私接管。 ”当天, 清疏队还来到大桥路与端州路交界处、建设路中心市场路口一带进行管渠清疏。

  龙伟坚告诉记者, 由于近期雨水渐渐多起来, 地下渠网需留有一定时间去满足排水, 因此他们每天的清疏工作会比较“断断续续” ,加上设备有限, 往往只能集中作业半天, 然后随时候命, 到市民投诉的位置处理管渠堵塞问题。 龙伟坚还呼吁, 要彻底解决城区水浸这个 “硬伤” , 除了地下渠网有待升级完善外, 每个市民自觉遵守排水排污有关规定和懂得更加爱护环境同样重要。

  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