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宝宝误吞7颗磁珠险致命

14.04.2016  19:20

  医生从小航的腹腔里取出7粒磁珠。通讯员供图

  昨日南都记者从市博爱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收治了一名一岁半大小的“嘴馋”宝宝,其先后误吞下了7颗磁珠小圆珠。小圆珠在胃和肠内互相吸引,导致肠穿孔,最后幸得及时手术治疗才保住了性命。

   磁珠致小肠穿孔

  据市博爱医院相关专家介绍,3月23日晚间,一岁六个月大的宝宝小航在家吃完晚饭后,开始出现了阵发性的腹痛,并伴有多次的呕吐,家属用尽办法也无法让孩子病情得到缓解。24日凌晨3点多,小航的父母急忙将小航送到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看急诊,结果拍片X线检查发现,小航腹中有异物。

  几个小时后,医生通过手术,在小航的小肠里面取出4粒彩色磁珠,在胃腔里面取出3粒彩色磁珠。磁珠有较强磁性,在腹腔内互相吸引排成一条直线动弹不得,在X线下看似相连,其实分别位于胃、肠腔内。小肠由于磁珠的卡压,出现了坏死,穿了一个直径0 .5cm的小孔。幸亏手术及时,术后患儿恢复顺利,5天就病愈出院了。

  小航的肚子里怎么会有磁珠小圆珠呢?医生解释很可能是孩子因好奇误食了小磁珠。

   薯条卡气管惨变植物人

  据市博爱医院相关专家介绍,此前还有个案例,就是家人喂给仅仅1岁9个月大的宝宝一根“咪咪”薯条,随后小宝宝呛咳,面色发青,呼吸困难。家属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当时已经昏迷,没有呼吸、心跳,医生经喉镜从其气管内取出长约3cm薯条,历经半小时的心肺复苏,该位小宝宝恢复了心跳,随后在呼吸机维持下又转至博爱医院PICU继续救治。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小宝宝始终未能清醒过来,成了一个小植物人。医生再次提醒家长,对幼儿吞食异物要注意防范,一旦怀疑幼儿有误食异物可能,应及时就诊;就诊时最好带上和孩子吞进的物品一样的样本,以便医生进行参考。

   数据

  八成以上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

  市博爱医院小儿外科主任胡小华介绍,每年中山市博爱医院都会收治不少吞入异物的患儿。据统计,八成以上消化道异物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尤其是3岁以下最多。大多数异物可自行排出,但有一到两成消化道异物需内镜取出,大约有1%-3%的异物需要外科手术取出。“异物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可能出现消化道黏膜损伤、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绝对不能对消化道异物掉以轻心。

  胡小华特别提醒,电池具有腐蚀性,可腐蚀消化道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误吞磁性异物,由于容易互相吸引压迫消化道,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尽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