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化解风险--结构性改革“四大关键点”之金融篇
原标题: 夯实基础 化解风险--结构性改革“四大关键点”之金融篇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题: 夯实基础 化解风险--结构性改革“四大关键点”之金融篇
新华社记者赵晓辉、刘铮、许晟
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策需要与时俱进。最近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金融市场通过要素配置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改革需要金融体系有效支撑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确定的供给侧改革四大关键点之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而作为资金要素配置最重要的手段,金融业必须通过自身改革担此重任。
“原有的发展模式,是企业和地方投融资平台通过向银行借贷、扩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和金融业发展。现在遇到瓶颈了,转向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金融业要随之深度调整。”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未来金融业一方面要调整融资结构,另一方面要调整自身机构体系,才能完成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使命,同时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融资结构的优化调整,最重要的是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供给侧管理一向强调降低企业成本,而当前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经济的新生力量是创业创新型企业。对这些初创阶段的企业,银行担心风险大不愿意贷款,或者贷款利息较高。而股权融资能帮助他们尽早得到资金支持,而且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覆盖风险。”曾刚说,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要加快发展新三板等门槛低、机制活的市场,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夯实制度基础防范系统风险
金融市场若要在经济改革中发挥更大助力,其自身首先必须是健康的、安全的。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原来被高速度所掩盖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中国总体金融结构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仍然偏低,宏观杠杆率高企的同时经济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
解决这个问题,“十三五”时期,必须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功能,优化企业债务和股本融资结构,使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显著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撰文预计,从2014年到2020年,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将从17.2%提高到25%左右,债券市场余额将与GDP总量一样多。
在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方面,周小川认为,应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完善退市制度,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以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场外市场为主发展债券市场,形成包括场外、场内市场的分层有序、品种齐全、功能互补、规则统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在银行体系建设方面,鼓励民间资本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银行业,形成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金融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制度环境。
此外,“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曾刚说,未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四类机构并举的金融机构体系,将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支撑。
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投资者权益
随着金融市场体系的丰富发展,市场参与者更加多元。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持续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成为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营造“三公”环境,首先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存在过度行政管制,这妨碍了投资者成熟。而投资者的不成熟,让政府越难放手,形成恶性循环。
监管层的体制机制需要变革。“填补制度漏洞的同时,要给投资者提供自我维权的市场和法律空间。”董登新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破除过度管制,走向市场化、法制化的重要抓手,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尤其重要。
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需要强有力的监管。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是利益的角逐场,上市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现象总难避免。这需要严格的监管和过硬的法律手段。
董登新认为,未来随着金融产品的丰富,监管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必须在完善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让事中事后监管成为监管的重心,必须结合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常态化的高压监管越来越具威力。
能否让资本要素更高效、更灵活地流动,取决于能否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只有真正把“三公”落到实处,让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才能实现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让金融市场在经济改革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