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家园梦 千古一梅城

02.10.2014  12:04

      如今,梅州已经形成“山水相依、错落有致、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和谐秀美”的宜居园林城市格局。图为东山教育基地的现代化建筑群。

   编者按: 梅城,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她是世界客都的政治文化经济“大本营”,也是海内外客家人的心灵家园。多少人为她的风雨变迁魂牵梦萦,多少人为她的日新月异欢欣鼓舞!为纪念建国65周年,日前,本报记者走进老城旧址,查阅馆藏史料,访谈资深专家,寻找“老梅城”,再现“梅城的风雨变迁”,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民国时期

  拆城墙建街市旺江北


民国时期的西区菜市

  梅州老城区位于梅城江北,纵横交错的老街在沧桑中显露出独特的历史风情。据史料记载,梅县始建于南朝齐(公元479-502年),始称程乡县,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称梅州。历经元、明、清至今,城址不变,形成了具有传统地域特征的老城风貌区,其间分布了较多的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群。

  民国元年(1912年)撤州改设梅县。“梅城最早的城市规划始于上世纪30年代,时任县长彭精一对旧城进行大规模规划建设。形成了以金山顶为起点,经东门路、义化路、凌风路、南门码头向梅江河延伸的城市中轴线。”城市规划高级工程师、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郭思东告诉记者,凌风路、仲元路、梅江桥等标志性的街道和建筑都是在彭精一主持下建造完工的。记者查阅了《梅州市志》,据载,民国初期梅县城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1932年,当时的县政府成立“市政建设委员会”,开始拆西门南城、井头街及东南门一带城基,在古城原址建筑店宇,扩宽街道,两旁骑楼建人行道。新建扩建街、道、巷20条,商店共有2000多家,店宇多为2~3层。大街称凌风东路和凌风西路,是梅城商贸中心。

  从民国2年(1913年)至建国前,梅县兴办了政府、法院、商会、学校、体育场、汽车站及医院等公共设施,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如今的东山中学、梅州中学、东教场、新光戏院(华侨影剧院前身)等都是在那个时期内建造的。民国23年(1934年),横跨梅江南北的大桥梅江桥竣工,桥长278.5米,桥面宽6.65米,人行道每边各宽1.95米,是如今梅江河上最古老的一座桥。

  到建国前,梅县城区面积已增至2.1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人。1949年梅城有大小街道37条,主街道有庙前街(今辅庭路)、中华街、中山街、元城路、凌风东路、凌风西路、泰康路等13条。如今再看梅城江北老城区,旧日繁华已不复存,但古老城邑格局风貌仍在。


民国时期的义化路

< 上一页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