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飞虎队队员林日新:乡音未改载誉回 为中国强大骄傲

22.09.2015  11:14

人民网广州9月22日电 (李士燕 钟哲) 浅蓝色的T恤,白色跑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华裔飞虎队队员林日新,挺拔的身板,矍铄的精神,让我们无法相信这是一个92岁的老人。

 

林日新老人接受人民网采访。钟哲 摄

接受邀请载誉而归

虽然林日新在美国生活了70多年,讲起自己的经历来他已经习惯了英语的表达,但只要和他说起粤语,他还是能很快进入家乡话的语境,说起话来依然是地道的乡音。从2015年7月收到中国驻美国领事馆转来的中国国务院的邀请信开始,到9月来到北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后又到昆明接受“昆明市荣誉市民”证书,这几天的行程和活动老人家记得十分清晰。当他用流利的英语给我们的讲述the first day…the other day……可以感到,他每到一地所受到的隆重接待,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特别是9月3日这天的活动,老人清晰地用英语讲述了他参加阅兵、招待午宴和纪念晚会的一幕幕情景。他指出,当天的晚会以壮观的表演把他带回了抗战的历史年代,让他重新想到了南京大屠杀。当时还年少的他从报纸上看到报道,那时对他的震憾现在仍记忆犹新。

看得出,这次享受国宾待遇的归来,他视为是人生的最高荣誉。在北京的时间里,美国特使也为他们准备了演讲,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所以,从北京到广州省亲,几样“宝贝”可谓和他寸步不离,一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一是抗战胜利暨飞虎队援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还有他华裔飞虎队老战士中国行、在昆明获颁“荣誉市民奖章”的纪念画册。老人的堂妹在一旁开玩笑说:“这可是他的无价之宝啊!

林老眼中的两件无价之宝。 钟哲 摄

 

中国驻美大使馆转发给林日新的邀请函

和叔叔一起加入飞虎队

说起参加飞虎队,老人沉思良许。他祖籍广东台山,1937年,还在广州培正中学上学的林日新亲身见证了日本飞机对广州的轰炸,此后他随家人移民美国。1943年,刚刚18岁的他看到中文报纸上有介绍陈纳德将军组建了 “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简称飞虎队),并征集华裔士兵参加飞虎队回中国服务的通告,当时中学还未毕业的他很迫切地想参加飞虎队,一来是为履行义务,二来是他不太想去欧洲打仗。当时,和他一起报名的,还有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叔叔。很快,两人都通过了选拔。在美国培训了6个月后,他被分配到地勤小组,负责飞机的维护和修理,而他的叔叔刚分配在运输组。1944年正月,因为当时日军已经封锁太平洋航线,他和一班队友从美国穿越大西洋、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印度洋抵达印度,最后又坐船到印度北方的阿萨姆,在那里坐飞机飞过喜马拉雅山脉进入昆明。

这几位华裔战士都是和林日新一起赴中国服务的战友。

老河口机场亲历日军轰炸

在昆明,只停留了短短的3个礼拜,他被调配到重庆的梁山机场工作了半年。梁山机场是位于山间一个重要的机场,可是日本的飞机仍日夜不停地来轰炸,在那里要维护飞机的安全极为艰难。后来,他又到被调到河北的老河口机场,老河口机场离日本占领区很近,不过100多英里。在这里,林日新可谓见证了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起初,日本飞机每天夜里都来进行骚扰式的轰炸,林日新指出:“他们不是一次来4、5架飞机,而是每两个小时来一架,一晚上来三、四次。一连5、6晚上都是这样。”后来,美军指挥官用夜间战斗机进行反击,差不多每天打落一架日机,一连5晚,当第5架日军的飞机被击落后,日军就再也不敢来了。战争胜利后,林日新经过日军的机场,看到那仅停着一架日本飞机,才知道日军飞机损失惨重。

抗战胜利后,林日新回到美国,继续读完中学、大学,后进入美国陆军部门工作直到退休。1946年,他和叔叔回台山省亲,在飞虎队的经历自然成为家人自豪的事情。身着飞虎队军装的林日新叔侄与他的堂弟、弟弟一起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这四位英姿飒爽的年轻人后来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1946年,身着飞虎队军装的林日新叔侄与他的堂弟、弟弟一起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在飞虎队服务的经历,给林日新的一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段经历,不论美国还是在中国,都让他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在美工作期间,他是所在部门的两名负责人之一。每年,飞虎队成员都会在美国纽约聚会,随着成员一年年的减少,他们日益感到需要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记往这段历史。近年来老队员们还组织收集飞虎队的纪念品及资料,捐赠给在昆明的飞虎队研究会。从1946年离开中国到退休前,因为历史的原因,林日新没能回国,但他从来没有忘记“乡下”,他对中国的印象一直停留在16岁离开中国的时候。退休后,他第一次回到中国是在1970年,那时的广州是“死气沉沉”的,80%的店铺都关门了。可是1980年回到中国,他就感觉到了“活力”,人民的生活已经恢复。2000年,他再次回到中国,惊讶地看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他应家乡政府的邀请回到台山、开平、新会、番禺等地考察,他很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变化而高兴。2010年,他受邀回国去他曾战斗过的云南等地旅游,这是他战后第一次重回昆明,还到了湖南毛泽东的家乡,让他倍受鼓舞。而2015年的这次特殊旅行,让他和志愿者、大学生、各地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接触,“他们对当下的中国感到很自豪。”林日新说:“二战后,中国人在美国的地位有了提高,更受到尊重。和当初他刚到美国的时候,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少了很多,中国国家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的人民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国家强大了,中国人也在强大,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大家族庆贺英雄归来

林老的父母家在台山都是大家族,现在这两个家族成员分散在世界各地,广东有很多他的堂表兄妹。这次林老回国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十分关心,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林老不能将行踪及时传达给大家。9 月7日 ,人民网云南频道登出昆明市市长向15位美国二战老兵颁发“昆明市荣誉市民”证书的消息,林老远在美国的外甥女一眼看到了新闻照片中身着红色西装的舅舅。

 

林日新等15位二战老兵及两位两兵遗属获得“昆明市荣誉市民”称号 李发兴 摄

他是受国家邀请的客人,我们整个家庭都为他骄傲,这也是我们大家族的大喜事。”林老的表妹叶女士说,本来亲戚们分散布广东,平时联系不多,但听说林老受邀回国的事后,大家一致表示要同他聚聚,一是欢迎大家族的英雄,同时也是要沾沾喜气。9月15日晚,这个大家族的四代人共23个人齐聚广州,欢迎英雄回家乡,身佩纪念章的林老被大家簇拥着,一脸的喜气。广东著名书画家莫各伯是林老的表妹夫,他特地为老人书写了一幅“仁寿同登”,代表全家人对老人的祝福。在聚会上,老人又用地道的粤语同后辈们讲起他这一次特殊的旅行。估计这样的讲述,让他重复千遍万遍他也心甘情愿。

仁寿同登,表达家人对林老的祝福。 钟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