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可追溯也要“阳光监控”

30.03.2015  11:23

  ■徐剑锋

  本报27日报道,今年9月起,我市将在梅江区、梅县区中心城区划定的家禽经营限制区内全面推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届时市民可通过家禽佩戴的脚环,追溯到禽肉的屠宰点、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这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家禽质量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鸡鸭戴脚环可追溯“前世今生” ,既可以规范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也能有效追溯家禽源头,厘清产销责任,对提高食品安全的信誉度和企业竞争力是大有裨益的。

  可追溯制度为家禽安全加了道“密码锁”,但要切实发挥好保障作用,一要保证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二要保障家禽脚环的唯一性。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山寨不断,就是最好的例证。为此,一方面,要让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的产销脉络清晰可见,并且一清二楚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增强彼此间的可信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家禽脚环”的防伪和打假力度,避免人为操作因素掺杂其中。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可追溯制度的舆论宣传,完善终端查询机和移动终端查询系统建设,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查询,不断提高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

  实践证明,可追溯性是目前食品质量管理和危机控制中的一把利剑,要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性,不仅要加快从养殖基地到餐桌的全过程“阳光监控”,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更应前置和捆绑生产者和监管者的责任,用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打疼“黑心企业”、失责监管。只要职能部门撇清权责利,并将“生产有记录、流向有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质量监督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就能构筑起全覆盖的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欢迎广大读者针对梅州本地新闻发表评论,踊跃投稿。

  QQ:1715583351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