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推进“食得放心”城市建设

25.09.2014  14:36

  “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从去年开始,我市全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构建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市食安办牵头协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托广州市食品检验监测、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主要食用农产品全流程信息化溯源监管等3个平台,完善我市食品供应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风险监测、责任、标准、制度、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等8大体系,让市民食得放心,食得安心。

   建设三大检测平台 强化食品安全保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的农产品检测平台、食品生产企业检测监测数据分析平台、全市食品检测数据平台不断完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从过去的23种增加至35种。

  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检验数据信息收集平台,为食品生产企业检测监测数据分析平台提供数据。随着全市食品检测数据平台的建成,相关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流通领域食品监测方案,促进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工作有序开展。此外,改造升级市疾控中心食品检测实验室,为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立信用监管平台 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我市正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平台,引导食品经营者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律机制、不合格食品公示制度、企业诚信评价及失信曝光制度等。

  从化达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养殖企业成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试点企业,建立健全养殖、免疫等档案,完善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和生猪违禁药物自检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做好药物残留检测工作。

  此外,我市已建设78间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其中,省级示范单位2间、市级示范单位42间、县级示范单位34间。实施量化分级餐饮单位1807间,其中,A级餐饮单位15间、B级餐饮单位162间、C级餐饮单位1630间,量化率达96.3%。

   源头监控农产品 规范农产品标识

  我市积极探索有效的办法,以点带面推动食品农产品标识管理,构建主要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和餐饮服务全流程监管信息化平台。全市建立农产品标识应用示范点企业8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6个,其中有5家企业配置及安装了产品溯源追踪系统,并增加3个合作社为食用农产品规范标识试点单位。

   建立安全供应体系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为了从供应上保障食品安全,我市加快推进以从玉菜场和农艺菜场、中塘菜场为核心的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的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力促今年年底完成鳌头、太平南片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进一步规范3个广州市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5个无公害认证基地的畜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此外,我市还建立粮食质量档案和检验室,完善检验设备,粮食应急企业储备足够且符合粮食供应市场质量标准的粮食,各粮所动态轮换的粮食出库已完成了轮换任务的63%,所有出库的粮油都符合国家储备粮油质量标准。全市食品安全突发应急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日常防控、舆情监测、紧急处置、事故调查、信息发布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同时,通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并为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积累实战经验,有效保障我市食品安全。 (转载自《今日从化》  记者刘骏杰 通讯员吴跃军)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