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需要更多“扒粪者”

07.01.2016  00:28

东莞时报 》报道,日前,东莞市食药监局公布了一份半个月前对餐饮企业和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抽检情况,列出了一串问题餐馆和食品名单,真功夫、常平美怡登酒店、常平千岛海景酒家、道滘昌平明轩大酒店、虎门东方锦河大饭店等市民熟知的餐饮店榜上有名,不合格产品涉及餐具、肉制品、糕点、熟食、水产及水产制品等。

对于餐饮消费相当强劲的东莞来说,这个结果,不是一个让人欢乐的消息。这也让人看见,虽然当下的饮食文化看似昌盛繁荣,但离一个能让人们放心大胆吃喝、无忧无虑消费的餐饮市场目标,其实还有相当遥远的差距。

这些年来,去香港买奶粉,去澳门带酱油,去澳洲淘奶粉,成为很多东莞人的日常购物常态。而海淘和跨境电商的兴盛,更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忧虑,集中放大。不得不承认,人们之所以愿意花大价钱麻烦辛苦地去这些地方购买食品,并不是那些食品在风味上有多么优越,而是对于这些地方的食品监管体制抱有更多的信心。东莞当下对于餐饮企业和市民日常食用的食品的抽检情况,也在不同层面再度证实了这一点。

毫无疑问,迅速拉近食品餐饮领域与这些地区的差距,对于东莞来说意义非凡。要有力扭转食品安全形势,一离不开舆论的监督和公众及社会组织的参与,二离不开对于违规企业“代价可能无法承受”的惩罚措施。这是这些地区食品质量整体而言令人放心的主要经验。他们之所以很少有大的食品安全漏洞,并非因为他们的政府特别能干和廉洁。更大的原因在于,在他们那里,除了职能部门恪尽职守、 新闻 媒体大力监督外,无处不在的公众,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以致于大大小小的食品企业根本不敢冒险。因为食品企业的不规范一旦被抓,不仅面临着高昂到无可承受的天价消费者索赔,在执法层面,也将面临着严厉的刑罚追诉。正是因为制度设计时所赋予公众和媒体这种积极的能动性,使得食品企业不仅不敢造次,还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尽职尽责,来防止一切可能的疏漏。当前,在食品餐饮品质不尽如人意之际,东莞于此领域的“乱世重典”、精准发力,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