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创"举荐制" 选拨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只要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才,即使未达到传统评定标准,深圳也将给予政策扶持。昨日,《深圳青年创新创业选拔支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实施,在全国首创“举荐制”选拔创新创业人才。深圳市人社局同时公布了王石、马蔚华、王传福等20名举荐委员名单。他们可以直接举荐人才,获举荐人才将纳入后备级人才重点培养扶持。
“深圳不能拒绝挡在传统标准之外的人才”
“举荐制”是通过深圳市政府从相关领域遴选和聘任的举荐委员,凭借其在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和识人用人的能力,以举荐的方式为深圳发现和推荐有潜质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种人才认定方式。
据深圳市人社局介绍,此前深圳的人才扶持政策主要针对已取得成果的人才,而“举荐制”则是将尚未取得成绩但具有潜力的人才纳入深圳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中,向被挡在传统评价标准之外的人才敞开了大门。“深圳不能拒绝被挡在传统评价标准之外的人才。”深圳市人社局副巡视员林超英说。
根据《方案》,将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互联网、文化创意、生物、新材料、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域,选拔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方案》计划,从2015年起,用5年时间,每年重点选拔不超过40名优秀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纳入深圳高层次人才的后备级人才范围重点培养扶持。
举荐委员无报酬 一年可荐两人
已获深圳市政府聘任的首批举荐委员共20名,是从深圳已认定的国家级以上高层次专业人才、“孔雀计划”A类人才、知名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负责人中遴选产生的。仔细分析发现,举荐委员多选自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例如来自新能源领域的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新材料领域的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新技术领域的中兴通讯副总裁曾力,航天航空领域的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华,健康领域的赛百诺总裁徐卫,文化产业的丝路数字董事长李萌迪。
根据《方案》,举荐委员自行决定举荐对象,可以是自己发现的人才,也可以是获得其认可的自荐者。
据悉,举荐委员聘期5年。举荐属于个人自愿公益行为,不收任何报酬。在举荐制实施初期,每位委员每年可举荐不超过两名优秀青年人才。未来将视实施效果调整举荐委员和举荐数量。
深圳市人社局表示,举荐人和举荐对象都将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焦点
哪些人有机会获得举荐?
《方案》规定,“凡在深工作、学习或自主创业两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或者创业项目属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领域,具有发展潜能并符合相关推荐条件的,可向举荐委员自荐。”举荐委员的联系方式则已在深圳市人社局网站公布。
深圳市人社局副巡视员林超英说,不论专业背景、学历程度,不分户籍,符合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例如有独特的科研方法或思路,从事产业核心技术研究,科研团队带头人,创办的企业正在进行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创新商业模式等。
特别优秀或急需的人才,可不受在深两年时间限制。深圳市人社局副巡视员林超英举例,“哪怕是在英国工作的好苗子,愿意来深圳,举荐委员也可以推荐”。
获荐人才能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举荐委员举荐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经相关程序确定后,将作为深圳高层次人才的后备级人才或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范围重点培养扶持,可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
相关政策包括:鼓励所在单位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积极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参与或主持重大项目、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机会;确定为深圳后备级人才或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享受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学术研修等配套政策;按规定享受市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此外,还将鼓励所在单位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积极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参与或主持重大项目、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机会。
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还将向风险投资类机构推荐这些人才,争取社会资本关注和支持。
深圳为什么要搞人才举荐制?
深圳市人社局副巡视员林超英说,“过去的人才选拔方式,都是以选拔、评选的方式,按条件选出一定数量的人才。但是,现行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方式主要针对在科研、应用、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域已取得成果的人才,暂未覆盖到有发展潜力、尚未取得成果的青年人才,而这部分青年人才正处急需扶持阶段。”
深圳市人社局表示,实施举荐制,主要为了进一步优化深圳人才发展环境,完善现行高层次人才认定方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为有发展潜能的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开辟认定通道,提高在深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的成材率。
“深圳不能拒绝被挡在传统评价标准之外的人才。”林超英说,举荐制正是将这部分尚未取得成绩但具有潜力的人才纳入深圳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中,解决其在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举荐制也是对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1+6”政策的补充完善,对于不符合现行高层次人才认定方式、孔雀计划等传统标准的人才,深圳也给予其脱颖而出的机会。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