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届学前教育观察系列论坛在京召开

25.04.2016  20:44

  4月22日,首届学前教育观察系列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委员会、学前教育观察共同主办,由新华网、凯米教育协办,新华紫金文化承办。本次论坛由来自行业协会、学前教育机构与金融行业的各界人士组成,针对学前教育发展机遇、互联网+发展战略、产业资本化运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并认为伴随着政策红利与社会资本的进入,中国学前教育尤其是民办学前教育行业将迎来发展利好,区域化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与相关产业上下游资源深度整合在即。

  主持人华一开篇引言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事业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杨志彬指出,《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对于民办教育地位及资本进入的进一步明确,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他建议:“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中心,把人口与教育相结合,学前教育规模要与我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适应,民办教育机构与资本市场要以社会效益为发展导向。

  凯米教育董事长王宁指出:“当前省、市、县级的幼儿园发展相互孤立,下一阶段区域的幼教行业将呈现阵营抱团的竞争格局,’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将加速行业洗牌与差异化品牌的出现。”凯米教育作为婴幼教育连锁企业上市第一股,王宁表示,互联网+学前教育存在着“线下资产重,线上取费难”的普遍现象,消费者对价格和时间的需求逐渐弱化,内容、品牌与体验将成为核心需求,而以AI、VR等为代表的智能化互联教育工具将引发行业的深度变革。

  对此,金融行业相关人士朱锦超表示,目前新三板与A股市场共有122家涉及教育的上市企业,教育资本化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后续潜力巨大。同时,民办教育营利性质的认定,将促进民办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并打开资本市场进入学前教育的窗口期,进一步发现与聚拢学前教育行业的市场价值。

  此外,针对“互联网+”与幼教机构资本化运作的路径,可儿(国际)教育机构总经理杨洁表示,社会资本的进入,需要在人才与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精准满足幼教机构的切实发展需求,以此实现运营模式的快速复制与推广。

  艾斯汇元幼儿园园长田静表示从事幼教行业多年,我们深感自身发展资源的稀缺与各个机构的封闭孤立,如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对于单体幼儿园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无法体现规模效应与价值。我认为幼教行业需要出现能够提供发展资源与服务的整体供应商或综合平台。

  华美优想国际幼儿园园长马川童表示互联网+幼教行业将进一步提升个性化、差异化教育方式的实现。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建立将对于提升教育队伍整体水平有较大裨益。

  玛利亚的奇迹幼儿园园长刘禹表示在多年的幼教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服务于自闭症和发展障碍儿童,希望用互联网+技术驱动,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和发展障碍儿童。

  行业资深媒体人褚沙舟表示关于互联网技术与幼教产业的结合发展,需要辩证地看待技术论所带来的影响,教育是极具仪式感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承载,孩子在现实环境的参与、感知、反馈及成长用互联网+技术去感受迭代更新的变化。此外,就目前的观察而言,社会资本进入民办教育行业,除去资本助力的同时还需政策、法律完善推进,这样更有利于推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