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红棉奖公益”视频大赛唤起公益情怀

26.01.2015  12:20

非遗类

环保类

人文关怀类

首届“红棉奖公益” 视频 大赛唤起公益情怀

记录身边人的中国梦

电视周报记者 林泓

目前,中国已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已成为传播的时尚潮流,各种拍客达人越来越多地投入新媒体视频的创作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014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了“2014年首届公益新媒体发展论坛暨红棉奖公益视频大赛”,以“弘扬新公益、记录中国梦”为主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公益视频,目前已收到两千多份作品,并已完成了初选,部分作品于近日在各大媒体进行展播,让公益视频唤醒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

给广大“拍客”展示的平台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转型,公益事业与公益传播在新媒体领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公益力量已渗透到新媒体领域。除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机构的专业摄制人员之外,还有很多“拍客”,随时随地可以抓拍身边的好人好事。首届公益新媒体发展论坛暨红棉奖公益视频大赛在给这个群体一个展示的平台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播公益的使命。据悉,本次大赛以“人文关怀、环境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设置了八大节目类型,分别是:公益动漫、公益新闻、公益微电影、公益纪实作品、公益MTV、公益广告、公益儿童视频、公益节目。大赛组委会执行总监陈持告诉记者,关于公益视频类的比赛已经有很多,但大多以广告为主,多种类型可参与的比赛应该是第一次。

随着新媒体的入侵,各大视频网站的视频质量也参差不齐,本次比赛还有另外一个重任,那就是在媒体传播上做正向引导。对此,陈持解释说:“我曾经在高校教编导专业,发现很多学生在选择主题时表现得不知所措,要不就很局限,这次比赛也希望能为广大学生开拓拍摄思路。”

征集作品量超乎预期

本次大赛从2014年6月向各大高校、主流媒体、影视机构、公益组织等群体发出通知,征集公益视频,已经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超过两千份,有近八十家电视台、一百多所高校参与其中,包括北京台、武汉台、深圳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其中,北京台选送的作品多达81份。目前,由各大高校相关专业老师、各大电视台相关领导组成的初选评委会已经完成了初选工作,共有300份作品入围终审。据大赛组委会透露,终审的评委将由各大专业院校的顶尖教授、学者和业界的权威人士构成,将于1月29日齐聚广州,为入围的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终获奖的作品。

本次大赛在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特别得到了中国明阳集团的大力支持,与大赛主办方以全媒体传播的优势、围绕环保公益传播中心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共同为“弘扬新公益、记录中国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