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面“友善之墙”未来将成“友善之巷”

06.03.2016  22:26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诺、实习生江颖妍摄影报道:供求自助的“友善之墙”能席卷全球,不仅因为其简单方便的模式,更在于人人参与的特性。本报曾报道位于番禺工农大街的广州首个“友善之墙”,引发市民讨论点赞。3月5日学雷锋行动日中,番禺区文明办、番禺团区委联合举办“志愿服务”主题月暨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日活动,正式启动“友善之墙”项目,“友善之墙”未来将延伸为“友善之巷”。

   多余旧衣物可供慈善义卖

  番禺友善之墙的创始人,是“番禺好人”林义平。作为仲元中学的校医,林义平近十年来志愿服务时数超过17000小时,曾获“中国好人榜—乐于助人”类好人。作为番禺区义工联助残部负责人,他力促番禺好人工作室项目落户明月关助服务中心,而“友善之墙”便是好人工作室的重点项目之一。

  “经过媒体朋友的报道、社交媒体的转发,我们‘友善之墙’的名气越来越大。近日络绎不绝有市民亲自上门,或快递送来旧衣物。目前我们已经收集到两三千件衣物,共有五十余件衣物被取走。”林义平介绍,“友善之墙”定期会挂出十余件与气候相适宜的衣物,任人取走。若半个月无人拿取,则将更换一批衣服。

  对于旧衣物进出数量不对等,林义平表示,正在寻找专业回收旧衣服的机构合作,将大部分旧衣送至偏远地区,给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目前已有多个公益组织有合作意向。此外,林义平还设想将剩余衣物进行二度开发。例如与中山的公益组织合作,将回收的旧衣服变成布工艺品,进行慈善义卖、拍卖,同时也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机会。

   梦想整条巷子变彩绘之路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友善之墙”设立之初,好奇、观望多于参与的情况,如今更多的街坊邻里将旧衣物抱到服务中心,用实际行动支持民间公益。对此,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希望市民将旧衣服送来前,可以先将衣服清洗折叠,从而减少志愿者的工作负担。

  目前,“友善之墙”的范围覆盖了明月关助服务中心的外墙,约10米长。据悉,在番禺文明办的支持下,这面墙将在今年扩展为160米的街巷,并在在墙体上添加雨棚,新的晾衣架和增设洗衣机、干衣机等清洗设备。除了提供旧衣服之外,还将设置小柜子供人捐助物资,开展图书漂流。

  可林义平对此还不满足:“我小小的梦想是希望整个500多米长巷子,都变成彩绘之路。地底都是绘成海底世界,有真的和画的贝壳,还有3D立体画…。”对于这个“立体友善之墙”的想法,附近居民都非常支持。甚至有志愿者还打趣地说,环境变得太美,附近房价、房租都可能会涨。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