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彦扬:半路出家的“琴痴”

18.05.2016  09:43

  香彦扬在东莞家里的琴房练琴。 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距离演出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对于香彦扬来说,开始显得紧迫而不够用。现在,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坐车,弹钢琴和鉴赏音乐,几乎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6月11日,玉兰大剧院将举办第99期“绽放的玉兰”艺术普及公益演出,星海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大一学生香彦扬,将在此献上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并邀请为他授业10年的恩师杜闽山博士和助教陈芊宇参与演出,成为首位在此完成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本土新秀。

  幼儿时期展现学琴天赋

  香彦扬出生于1997年,对于社会上大多数学琴的同龄人而言,能够在玉兰大剧院这样级别的演出场地开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属于凤毛麟角。然而,大多数人惊羡之时,却很少人知道其背后所经历的艰辛、付出的努力以及面临的抉择。

  据香爸爸的记忆,香彦扬最早接触钢琴是在读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不过四五岁的香彦扬像多数男孩子般调皮好玩,幼儿园里面开了钢琴兴趣班,老师就给香家人建议,让孩子报名参加兴趣班,在音乐的熏陶中陶冶性情,改变好玩多动的习性。

  “我们刚开始只是想着能让他不那么调皮就好,却没想到他从此就迷上了。”香妈妈回忆说,读到幼儿园大班时,有一天放学回家,小彦扬竟主动向家里人提出要给他买一台钢琴,这让全家人都很吃惊,“找到幼儿园老师询问一番才知道,自从上了兴趣班,调皮好玩的香彦扬每次听到老师弹钢琴,就会主动凑上去注视凝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此时,香爸爸才回想起来,早在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婴幼儿阶段,小彦扬就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时哭闹了,听到爸爸放音乐,就会顺从很多;妈妈在做家务时想要他安静坐下来,只要点开音乐节目,小彦扬就会乖乖地坐在一处不捣蛋。

  “都说学音乐是需要天赋的,我们想,既然小孩已经有些天赋表现出来,何不顺其自然让他学,提高一些艺术素养呢?

  就这样,在父母的支持下,香彦扬有了人生第一台钢琴,开启了钢琴的学习之路。学琴之初大多是枯燥的,没完没了的音阶和练习曲,极大地挑战小孩子的耐心,当然有笑有泪。尽管如此,香彦扬每天一回家放下书包就练钢琴。这些举动让他的父母觉得,自己虽然不能亲身体会孤独而辛苦的学琴过程,但有必要尽力地创造条件,成为忠实的陪跑者,与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中共同成长。

  香妈妈回忆,那时候,东莞的钢琴演奏文化氛围还远未形成,家里人除了四处找好的琴行老师教儿子练琴外,最发愁的事情便是要想方设法带孩子四处去聆听现场的钢琴演奏演出。起初,每当莞城文化周末有举办与钢琴或者古典音乐相关的文化活动,香家人几乎是场场必到。

  慢慢地,为了欣赏高水平的演出并从中学习,他们的足迹开始遍布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音乐厅,再后来,香妈妈甚至用一个月的时间带着香彦扬到奥地利、捷克、德国等西方音乐的发源地进行游学,追溯并感受这项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家庭所营造的良好音乐氛围与专业训练所打下的扎实演奏基础,让香彦扬的琴艺进步神速,逐渐在众多学琴的琴童中崭露头角。

  2008年,不过11岁的香彦扬便作为钢琴独奏表演者首次登上玉兰大剧院的舞台,成为他踏上音乐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当时,香彦扬还在莞城实验小学读书,利用课余时间,在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跟随青年钢琴家、星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教师杜闽山博士学习钢琴演奏。当年,该中心在玉兰大剧院举办了一场音乐会,香彦扬作为层层筛选出来的佼佼者,成为当晚的钢琴独奏表演者,并且得到了钢琴大师刘诗昆的亲自授课指导及赞誉,他认为香彦扬虽然年纪小,演奏中却有丰富的内涵。

  半路出家走上专业之路

  尽管早早便展现出优秀的音乐天赋,可直到读高二之前,香家父母还是像大多数家长般,从未想过让自己的孩子走上职业音乐人的道路。

  “我们都认为,钢琴演奏固然好,可学音乐投资很大,学下来的钱都够给孩子买套房子了,而且未来就业的路子相比其他专业要窄得多,无论是做钢琴演奏家还是进入大学当专业教师抑或给琴行的琴童当老师,可选择的发展方向其实是较单一的。可是,孩子最终还是喜欢钢琴。

  香爸爸说,早在孩子就读东莞中学初中部时,身边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开始思考孩子将来的人生。其音乐导师杜闽山博士曾多次向其建议,让香彦扬去星海附中读书,尽早走钢琴演奏的专业之路。

  可香彦扬的父母为此犯愁犹豫了好久,从香彦扬习琴之初,他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兴趣和素质的培养,压根也没想过真的让他走上这条艰难的专业道路。而且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一直不错,如果专注学习,靠自己实力通过普通高考考个重本,毕业后找个轻松点的好工作并不难。几经考虑之后,香彦扬的父母还是倾向于让钢琴继续成为业余兴趣爱好。

  此后,香彦扬顺利考进了东莞中学的高中部,并在那里遇到了音乐老师王鹏飞。了解到香彦扬的情况后,经过多方协调,学校允许香彦扬从家里搬了一台钢琴放到学校音乐楼的琴室,从此,他便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继续学习他热爱的钢琴。

  这个阶段,香彦扬在老师的推荐下大量阅读了一些西方文学名著,当他读到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名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深深地扎根了,他从此下定决定要跟随内心的声音,走上钢琴演奏的音乐之路,他把决定告知家里人,父母本想再尝试着劝说,可当发现香彦扬眼中的坚毅和信心时,他们又被深深触动了,最终决定帮助孩子一起追逐音乐梦想。

  此后,高三期间的香彦扬在繁忙紧张的高考备考之余,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2015年高考,他以综合录取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继续师随杜闽山博士。

  为独奏音乐会

  准备了大半年

  进入专业院校继续深造让香彦扬的生活更被钢琴所围绕。香妈妈现在总会用“琴痴”一词向外人形容孩子对钢琴的痴迷。常常沉浸于自己音乐世界的香彦扬,连吃饭也常常要妈妈使劲敲门才会听到。

  5月15日下午,当记者来到香家时,香彦扬正在房间里练琴,为即将到来的独奏音乐会准备着。听说有访客来,高高瘦瘦的他架着一副学生镜,总算停下了跳动的手指。

  香家有两台钢琴,放在客厅的那台立式钢琴,是香彦扬五岁开始学琴时买的,现在已经没法满足他专业练琴的需求了。在香彦扬的房间里,如今放了一台更大的三角钢琴。他的房间是将原来的两间小房间打通开来布置的,一边放置了大大的三角钢琴和随处可见的乐谱,一边则是供休息的床铺和书架,书架上塞满了各种世界名著。看得出地板是明显加厚的,香爸爸对此解释称,是为了尽量减少孩子练琴时影响楼下邻居的正常休息而刻意装修的。

  在这个20多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香彦扬的生物钟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只要在家,他每天至少花8个小时的时间练琴。生活中的香彦扬不算能言善辩,可只要说起钢琴,他总会立马提起精神来。

  “我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这场演出,里面有好几首曲目都是大型曲目,光琴谱就有近百页,弹完一曲需要半个小时,有的曲目虽然只有几分钟长,可和弦跨度很大,声部变化很多,也很有挑战性,但我有信心,到场的观众都将享受那个夜晚。

  香彦扬说,他到奥地利等西方音乐发源地游学发现,当地人对钢琴鉴赏有着很高的素养,无论是满头银发的老爷爷老太太,还是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只要走进剧场,对于演出的欣赏都十分专注。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演出,他并不会特别在意台下的观众多寡,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献上最佳的表演,让每一个到场观众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