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

24.09.2015  10:35
从荒山变花园,以梅华社区为代表的社区公园项目,就是香洲区践行“徒步工作法”的产物。

香洲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走访3万多户居民,图为与老党员谈心。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编者按

连日来,“2015年珠海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培育行动”持续深入,社会治理创新观察团分批对晋级案例进行了走访指导,各类别案例均亮点纷呈。

本期我们重点关注基层治理与政府治理案例,包括:香洲党员领导干部“徒步工作法”、翠香社区治理“五社联动”模式、香洲区“快乐四点半”项目、金湾村居治理“向心力工程”和金湾社会治理“三平台”。

从这些案例的探索来看,加强基层党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开放共建思维把各种基层组织有效组织起来,共同为基层建设服务等,已成为珠海大抓基层的特色与方向,目前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发展值得期待。

案例1

早上7点,张伯准时来到香洲区梅华社区公园进行晨练。来珠海5年了,张伯见证了梅华社区公园诞生的全过程,“刚来的时候,这边都是荒山,很多乱搭乱建,还有很多人在这里丢垃圾,根本没有适合晨练的地方,没想到短短几年变化这么大。

从荒山变花园,以梅华社区为代表的社区公园项目,就是香洲区践行“徒步工作法”的产物。

2014年,香洲区开始大力推行“徒步工作法”,号召区内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跨越“最后一道门槛”。

走出办公室,走进基层一线;走出会议室,走进问题的焦点;走出小汽车,走进群众心间。”香洲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国良这样解释“徒步工作法”的意义。

为此,香洲区将每周二定为“固定联系服务群众日”,在全区实行“周二无会日”制度,要求区主要领导及党镇单位成员,在任期内走遍全区9个镇街、126个社区;镇街党员干部,要在一年内走遍辖区内的社区和大街小巷;社区两委班子,要走完社区所有居民家庭;同时,各级干部还要走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隐患部位。

走不是目标,通过走,来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郑国良表示。

为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香洲区建立了“每月一研判、三月一清障”的机制,通过做好民情台账,完善区、镇街、社区三级办理机制,来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结时限,确保民情事项件件有回应、事事抓落实。

社区能办理的事项,由社区自行办理;社区不能办理的,上报所属镇街,由镇街梳理汇总,分类定责办理;需要市、区协调的,及时上报区相关职能部门或挂点领导协调办理。

比如,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多的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建设等问题,香洲区投入了3273万元,对232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环境整治提升,投入3850万元推进了36个社区公园建设,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并将社区公园建设、老旧街巷改造列入了2015年全区十件民生实事,持续深化整改。

听民声、释民惑、解民忧。据介绍,目前,香洲区党员领导干部已走访居民31615户,收集各类问题建议3627条,解决问题2699个。

专家点评

总结共性问题 从源头予以解决

该案例指导导师、珠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李英认为,香洲区“徒步工作法”使得党员干部能够真正走进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形成了一整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机制和问题解决机制;同时,也使得香洲区干部作风得到了很大转变。“徒步工作法”使得党员干部的决策更民主,回应更迅捷,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走出了亲民好形象,走出了惠民真效果,也自然能得到群众的真心点赞。

今后要注意归纳总结共性问题,不要说碰上了一件事,就解决一件事,而是要研究问题背后的原因,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她同时提醒。